第41章 东征朝鲜·安州血战

天启十三年,五月初五,安州城下。

黑云压城,战旗猎猎。眼前的安州城,绝非义州那般可轻易撼动。城墙高厚,以巨石垒砌,雄踞要冲;护城壕沟又宽又深,引入活水,波光森然。城头垛口之后,镶白旗战旗密布,刀枪反射着冷硬的光泽。

镇守此地的,乃是镶白旗中凶名赫赫的甲喇额真——鳌拜!此人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正值壮年,勇猛剽悍,乃是历史上康熙初年辅政大臣之一,此刻却正是为多尔衮冲锋陷阵的猛将。城中除他麾下数千镶白旗精锐外,更有大量汉军旗火铳手与弓箭手协防,更令人忌惮的是,城头布设的诸多守城器械,分明带有汉奸范文程精心设计的阴毒痕迹,这无疑是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

鳌拜身披重甲,立于城楼之上,望着城外连绵的明军营寨,非但无惧,反而猖狂大笑,声如洪雷,竟直接运足内力向城外喊话:“城下的南蛮子听着!你鳌拜爷爷在此!安州便是尔等的葬身之地!有胆便来攻!爷爷正好将你们的脑袋一个个砍下来,垒成京观,以显我大金军威!哈哈哈哈哈!”

狂傲的挑战声浪滚滚传来,明军中军大帐内,卢象升面沉如水,指尖在平壤防御图(由义民金成焕献上)上缓缓划过。李定国、王破虏、高迎祥(虽断臂未愈,仍缠着绷带立于帐中)等将领分立两侧,人人面带怒色。

“大将军,鳌拜此獠有勇无谋,不过一莽夫。然安州城防经范文程那狗贼指点,确实棘手异常,强攻恐伤亡惨重。”李定国抱拳,冷静分析。

王破虏猛地一拍身旁那尊黝黑发亮的重型神威炮,怒声道:“怕他个鸟!莽夫一个!老子的大炮正渴饮虏血!请大将军令,让末将先轰他娘的三天三夜!管教他城头旗倒人亡!”

卢象升缓缓摇头,目光锐利如鹰:“我军火炮犀利,然弹药补给来之不易,乃破敌关键,岂能尽数耗费于一隅?鳌拜欲激我怒而强攻,我偏不如他意。须得以巧破力,以智取胜。”他话音一顿,目光落在地图上一处标记,“何况,平壤方面,多尔衮暴虐,正制造‘龙兴里惨案’,屠戮百姓,我军更需速战速决,驰援王京!”

此时,侍立一旁的一位朝鲜老向导(原安州吏员)小心翼翼地躬身开口:“大将军…小人…小人或许知一破城蹊径。安州城西门有一段,乃前朝老城墙,洪武年间修补时,因府库空虚,多以夯土混碎砖加固,远不如其他地段坚固…或许…或许可从此处设法?”

卢象升眼中精光一闪:“哦?详细道来!”

很快,一条结合了正面佯攻、暗渡陈仓与火牛破垒的妙计,便在帐中定下!明军要给鳌拜上演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

第一日,王破虏亲率二十余门神威大将军炮,推进至安州东门外,列开阵势,不由分说便是一通雷霆猛轰!“咚!咚!咚!”震天动地的炮声撕裂长空,沉重的炮弹狠狠砸在城墙上,砖石崩裂,烟尘弥漫,声势极大。

鳌拜果然中计,见状大笑:“南蛮技穷矣!只会使这蛮力!”当即下令,将城中主力精锐以及大部分守城器械,尽数调往东城,准备在此与明军决一死战。

第二日,李定国率数千精锐步卒,扛着云梯,推着坚固的楯车,对着东门发起了连绵不绝的佯攻。喊杀声震天动地,鼓角齐鸣,做出数次强行攀城的姿态,但每次都是稍触即退,极大消耗守军精力与箭矢滚木。

鳌拜在东城头挥刀怒吼,被撩拨得火冒三丈:“没胆的鼠辈!只会骚扰!给老子射!狠狠地射!别省箭矢!”守军疲于奔命,精神高度紧张,储备飞速消耗。

第三日,夜黑风高,杀机暗藏。

西门外,万籁俱寂,只有零星火把如同鬼火般闪烁。高迎祥虽断臂重伤未愈,亦身缠厚厚绷带,悄然抵达前沿。他独臂举起那柄御赐紫金蟠龙镰,低声嘶吼:“血镰营的崽子们!今夜咱们给火牛营的弟兄们打先锋!把城壕给老子填出条路来!”

一声令下,无数背负沙土袋的死士匍匐前进,如同暗夜中的潮水,冒着城头零星的警戒箭矢,拼死将又宽又深的护城壕填出数条狭窄通道。

与此同时,阵后黑暗中,推出上百头经过特殊准备的“火牛”!这些壮牛角上牢牢绑着锋锐的利刃,身上披着浸透火油的厚毛毡,尾巴上紧紧捆着极易燃烧的麻絮!

王破虏在远处估算着时机,见通道已成,眼中厉色一闪,令旗猛地挥下:“点火!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