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一味猛打,时而重锤,势大力沉,砸得火星四溅,铁料形状剧变;
时而轻敲,如雨打芭蕉,细密连绵,修正着细微的瑕疵。
许清安静静地看着。
他的目光穿透了那四溅的火星与蒸腾的热浪,落在了老周的动作,以及那块在捶打下不断变化的铁料之上。
他看到,那千次万次的捶打,并非简单的暴力摧毁。
而是一种极其专注、极具耐心的“引导”与“塑造”。
每一次锤击,都是一次力量的精准注入,一次杂质的剔除,一次内部结构的梳理。
那原本顽钝不堪、充满缺陷的铁料,就在这反复的锻打下,一点一点地去芜存菁。
逐渐褪去臃肿与驳杂,向着更坚韧、更纯粹、更符合“器”之形态的方向演变。
“去其冗余,存其精粹……”
许清安心中蓦然一动。
这看似粗鄙的铁匠技艺,其内核,竟隐隐与他所追求的丹道,乃至修复金丹裂痕的“补天”之道,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通之处。
他的金丹,因强渡天劫及昆仑墟中那场死战,布满了裂痕。
如同一件受损的瑰宝,结构受损,灵韵外泄,大道之基动摇。
寻常的温养、药力,就如同在给这件受损的瑰宝擦拭灰尘、涂抹脂粉。
或许能维持表面,却难触及根本,无法重塑其内部已然崩坏的结构。
而这铁匠锻铁,正是从内部着手,以纯粹而持续的力量,重新整合材料,弥合缺陷。
甚至使其品质更上一层楼!
这个念头一生,便如种子落入心田,迅速生根发芽。
他不再仅仅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而是将全部心神沉浸进去。
以神识去细细“品味”那每一次锤击所引动的、力与物交感的细微变化。
那力量的渗透,那材质的回应,那在毁灭与重塑间达成的微妙平衡……
回到院中,书房内,许清安盘膝而坐。
他未急于引动地魄之气,而是尝试着将方才所观所感,应用于自身。
他内视丹田,那枚原本光华流转、如今却布满七道细密裂痕的金丹,静静悬浮着。
他回想起老周捶打铁料时,那力量非散乱冲击,而是凝聚于一点,层层递进。
如浪涛拍岸,既有冲击之力,又有渗透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