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地魄引灵阵

残冬的最后一丝寒意,终究被大都城日渐喧腾的市井气息驱散。

巷弄墙角,不知名的野草倔强地探出新绿,老槐树的枝桠末端,也爆出了米粒大小的嫩芽。

春光,便在这看似寻常的日升月落间,悄然而至。

许清安在这平安堂的小院里,已安然度过了整个冬季与初春。

他与左邻右里维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熟稔。

木匠李信家那个名唤豆娘的女婴,已能发出咿呀之声,信娘身子恢复得利索,偶尔会抱着孩子在门口晒太阳。

见了许清安,总会露出感激而温和的笑容。

豆腐坊的周成,依旧每日早起磨豆,对门的铁匠老周,那叮当有力的捶打声也成了巷弄里最恒定的节奏。

杂货铺的掌柜,依旧拨弄着他的算盘,经营着油盐酱醋的琐碎。

一切,都如许清安所期望的那般,平静,寻常,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踏实感。

他白日里或闭门读书,或整理药材,偶尔也会应邻居所求,看些头疼脑热的小症,开的方子平和中正。

见效虽不迅猛,却也稳妥,渐渐也在这小范围内有了些“许郎中医术尚可”的名声。

无人知晓,这青衫郎中的神识,时刻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这小院及其地下深处,反复推演、计算着那关乎“补天”大计的阵法。

时机,已然成熟。

这一夜,月隐星稀,万籁俱寂。

巷弄沉睡,连最爱吠叫的野犬也蜷缩在角落。

唯有对门铁匠铺里,隐约传来老周那沉雷般的鼾声,反而更衬得夜色深沉。

许清安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院中。

他没有点灯,月光勉强勾勒出他青衫的轮廓和一旁白鹤静立的身影。

他步履轻缓,走到院心那株老槐树下,站定。

是时候了。

他深吸一口气,眸中精光内蕴,双手缓缓抬起,十指如拈花,又如抚琴,开始结出一个个繁复而古奥的法印。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引而不发的道韵,以他为中心,悄然弥漫开来。

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涟漪在微微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