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回首五十载

此后,为集齐五行宝材,南下哀牢,深入蛮荒,智取混沌土;

西行大理,于荒寺古卷中寻得“灵元火”线索;

北上草原,直入王庭,面对忽必烈与万千铁骑,御空而降,弹指间立毙萨满首领。

索得火种,更以一言为誓,警诫大汗须存敬畏之心,善待苍生。

“……若不善待天下百姓,必诛之!”此言如刀,不仅刻在忽必烈心中,也烙印在这片草原的记忆里。

五十年红尘游历,非是闲云野鹤的逍遥。

而是一场以近乎静止的修行年华,去亲历、去感受宋元鼎革之际的磅礴与细微。

他救过许多人,也见证了更多的死亡与苦难;

他拥有了远超凡俗的力量,却也背负了更深的枷锁与责任。

医术可救一人、十人、百人,却难救一国倾覆之势;

哪怕他已尽力。

金丹修为可逍遥数百年,却挽不回徒弟消逝的魂魄。

这五十年,是生离与死别的交响,是个人超脱与人间苦难的对照。

他缓缓抬起手,掌心向上,仿佛要接住这昆仑之巅的风,又似在虚抚那流逝的光阴。

指尖,一缕微不可察的五色光华悄然流转,那是五行针的灵韵。

“五十年……”

他低声自语,声音融入风中,散于云海。

“于凡人,已是半生乃至一生;于金丹修士,却不过是漫漫长河中一朵稍大的浪花。”

这朵浪花,却承载了太多。

见证了临安烟雨的温柔,感受过江湖夜雨的萧瑟,经历过城破人亡的惨烈。

体会过生离死别的痛楚,也拥有过秘境探古的惊奇和故人重逢的喜悦。

这一切,如同百味杂陈的药石,淬炼着他的道心。

让他从初结金丹时的飘然,沉淀为如今的厚重与苍茫。

如今,五行针已成,攻伐守护,生机造化,手段大增。

然金丹裂痕犹在,如鲠在喉,制约前路。

竹茹依旧沉睡于玄冰养魄阵中,容颜如生,魂兮渺茫。

前路在何方?

答案,似乎早已清晰。

《神农百草经》五大境界,感气、凝丹、化神、洞幽、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