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临安城迎来今冬第一场雪。
细雪如絮,轻柔地覆盖着青瓦白墙,运河上舟楫稀疏,唯有几只寒鸦掠过水面,留下淡淡涟漪。西湖畔的孤山披上素装,断桥残雪,更添诗意。
这日,太学举办冬日诗会,许清安也应林慕白之邀前往。
诗会设在西湖边的望湖楼,凭栏可见湖山胜景,室内暖炉融融,茶香氤氲。
许清安今日穿了件青色长衫,外罩鸦青色斗篷,虽无华饰,却自有一股清雅气度,他气质越发沉静温润,行走间如春风拂柳。
楼内早已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子,有的围炉品茗,有的凭窗观雪,更多的则在铺纸磨墨,准备即兴赋诗。
见许清安到来,林慕白笑着迎上:
“许兄来得正好,今日雪景佳绝,正宜吟咏。”
许清安谦道:“晚辈于诗词一道,实是门外汉。今日特来向各位学习。”
众人皆知许清安医术高超,却不知其文才如何。有几个年轻学子暗中交换眼色,似有考较之意。
诗会开始,众人依次赋诗。
有咏雪者:“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有抒怀者:“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还有吟景者:“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除却上述吟咏前人诗句的,也不少有感而发自创的才子。
许清安静坐聆听,只觉得这些诗词清丽婉约,恰似江南雪景,温柔含蓄。
然而不知为何,他脑中却浮现出另一幅景象:千里冰封,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这景象磅礴大气,与他所见江南雪景迥然不同,却真实得仿佛亲身经历。胸前的玉佩微微发热,那些现代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许郎中似有所得?”一个学子见他出神,笑问,“不妨也赋诗一首?”
许清安回过神,谦逊道:“在下才疏学浅,岂敢班门弄斧。”
众人却起哄:“许郎中莫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