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谈利刃,只谈兵权,只谈这江山姓不姓刘!
刘彻握着剑柄的手,青筋暴起,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想拔剑。
可他发现,刘莘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座无形的山,死死压在他的手臂上。
让他动弹不得。
良久,他颓然坐倒。
“滚。”
他喉间干涩,吐出的字眼艰涩无比。
“臣姊告退!”
刘莘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言。
她拉起卫青,转身退出了大殿。
宣室殿内,落针可闻。
刘彻枯坐在御座上。
刘莘的话,打开了他刻意封闭的记忆。
他想起了卫子夫。
想起了他推行“新政”时,朝堂上那些老臣群臣激愤。
是她,站在自己身边,承受了另一半的压力。
想起了国库空虚,他一筹莫展时。
是她,拿出椒房殿所有用度,更出谋划策推行货币改革。
想起了自己被宗室逼迫,因为常年无子备受非议时。
是她,拼死生下刘据,堵住了悠悠众口。
这些……也是假的吗?
如果这也是演出来的,那这场戏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不。
一定有破绽。
他开始疯狂地回忆,试图找出她“复仇”的证据。
可他想到的,全是她如何为他、为这个帝国添砖加瓦的画面。
他的怀疑,第一次在自己构建的证据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如此……狭隘。
他是一国之君。
他的喜怒,关乎江山社稷。
什么时候,他竟变得如同一个只会为了情爱而嫉妒的匹夫?
他,真的错了吗?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也压不下去。
刘彻松开了紧握剑柄的手。
他必须去见她。
是为了……求一个答案。
求一个能让自己,从这场疯狂的猜疑中解脱出来的答案。
当晚,刘彻屏退了所有宫人。
独自一人,走向椒房殿。
殿门外的禁军,早已接到旨意,悄然撤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推开那扇沉重的殿门。
没有想象中的昏暗与凄冷。
殿内,烛火通明。
卫子夫正坐在一张巨大的舆图前。
她没有梳妆,一身素衣,青丝仅用一根木簪挽着,显得有些憔悴。
但她的背影,挺得笔直。
在她周围,几名女官和宦官正捧着一卷卷竹简,来回穿梭,低声汇报。
“娘娘,城西粮仓的数目核对完毕,存粮可供流民三月之用。”
“娘娘,这是少府用精钢新出的武器 ,可削铁如泥,请您过目。”
“娘娘,尹尚宫送来的消息,关于‘妖后’的流言,源头指向城南……”
卫子夫听到脚步声,并未立刻回头。
她只是淡淡地吩咐了一句。
“今日到此为止,都退下吧。”
“诺。”
女官和宦官们迅速行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仿佛没有看到皇帝的到来。
整个大殿,只剩下他们两人。
卫子夫这才缓缓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