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课堂

陈默正低头预习课本,闻言回头压低声音。

“他们几个不用来。闫老夫子的课有规矩,诗文功底扎实的学子,只要提前提交一篇课业心得,经他评定合格,就能申请免听,期末照样能参加考核,拿个良好不成问题。”

方宁有些意外,轻声道:“还有这规矩?”

陈默无奈地笑了笑,道:“可不是嘛,咱们丁亥班虽被叫做吊车尾,但也不是人人都差。谢丹丹的策论、赵清月的诗词,在整个玄院都排得上号,闫老夫子最赏识有才学的人,自然给她们开绿灯。不像咱们,得老老实实坐在这里听课,稍有差池就可能拿劣等。”

方宁这才恍然大悟。

太学院的考核看似严苛,却也给真正有才华的学子留了余地。

他低头看向桌上的课本《诗文通解》,密密麻麻的注疏看得人头大。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众人立刻收声坐直,连呼吸都放轻了。

方宁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灰布长衫、须发皆白的老者缓步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卷典籍,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堂内时,连那些嚣张的权贵子弟都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来人正是闫老夫子。

闫老夫子走过学生,直接登上了最中心的讲坛。

要知道,在课堂内的布局颇为奇特,并非寻常学堂的排排坐,而是以堂中央半尺高的讲台为中心,八个班级的学子按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方位环坐,每张茶几式的学桌对应一个方位节点,恰好将讲台围在正中。

学桌皆是檀木所制,仅够一人盘膝而坐,桌上除了一卷典籍、一方砚台,再无他物。

闫老夫子缓步登上高台,手中典籍往案上一放,沉声道:“各班长报数。”

“乾位庚辰班,应到三十人,实到三十人。”

“坤位辛巳班,应到三十七人,实到三十六人。”

……

八个班长依次起身报数,声音洪亮。

轮到陈默时,他也高声说道:“巽位丁亥班,应到十二人,实到十二人。”

闫老夫子微微颔首,开始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