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执如

马明熹很想当面祝贺执如,却始终没有找到机会,她已经不再是过去身形矮小,能从墙洞里爬出去的小孩了。

直到一次宫宴,马明熹偷偷等在外面,才寻到机会和执如说上话,马明熹祝贺执如的话还没说出口,执如就先给马明熹带来一个沉重的消息。

“太傅,病故了。”

马明熹眼里的笑意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悲痛,那个她当做先生的人离开了,当年一别竟是永别。

“什么时候?”

“半年前。”

“当年辞官归乡后,太傅心里仍旧放心不下楚国百姓,他写了很多良策,让我在他离世后回到潭都,将良策交给楚王。”

“让我守在潭都,守着楚国。”

“于是我回来了,可王上却并不打算采纳太傅的良策,太傅的毕生心血被王上随手丢弃。”

“公主若无其他事情,臣就先告退了。”

马明熹张了张嘴,却发现她没有能说出口的话,只能看着执如与她疏离逐渐走远。

“祝余姐姐,执如他好像变了。”

见马明熹自从回来以后,又变回那死气沉沉的模样,祝余就知道又与那执如有关。

终于等到马明熹主动开口,祝余赶忙接着话问她:“他有什么变化?”

“以前,执如眼里只有书里的世界,他活得像谪仙一样不染俗尘。”马明熹在想该如何同祝余形容那个时候的执如,她终于想到一个词:“我认识执如的时候,他虽然瞧着和我大皇兄年纪差不多,但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干净空白,不懂任何人的情绪,也没经历过太多事情,眼里只有书中的世界,除此之外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敢兴趣。”

“但他现在,活得像个人了。”

“肩上像扛着担子,很重很重。”

“他不再去看书中世界,他睁眼开始在乎书外面的世界,他开始去了解人,也有了人的情绪。”

可他们之间却像隔了条,迈不过去的深沟。

“祝余姐姐,我其实知道他为什么会和我生了隔阂。”马明熹比这宫里不少人,都要聪明:“执如献给父王的良策,父王全部没有采纳,太傅的心血在父王眼里,或许还不如端阳的一句话重要。”

楚国的百姓如何,楚王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