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申又等了一会儿,见众人似乎忘了一开始的议题,便提醒道:“朕要在各地开女学,众位爱卿谁能去办此事?”

她不等再有人反对,便主动出击:“工部尚书,去年江南孙乡君所制的织布机,现在造出多少了?”

工部尚书现在提起这事还有些兴奋:“已经造出百余台,各地州县仿制的不下千台,另有鲁地研制‘蒸汽机’的孟乡公,已经将二者联合为一,预计入冬时候,便可建造一座‘蒸汽机’织布的工坊,所在州县的百姓,都可买到物美价廉的棉布了!”

众臣皆向易申庆贺,称赞易申是明君。先是甜薯地薯丰收,又是棉布大量生产,百姓丰衣足食指日可待,这样还不是明君,那什么是明君?

易申欣慰地说:“江南有孙乡君一人,便能使无数人穿上新衣,可见女子的智慧不可小视。若在各州县兴办女学,想来不出十年,孙乡君这样的女子便会越来越多,早晚便可入朝为官,为朕分忧了!”

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

说句实话,大安的官员,自认为对于女子的态度已经算宽容。毕竟他们的孩子生出来,总要母亲教导,所以大安的女子,识字的不在少数。

可是……入朝为官?

这……不合礼仪吧?

这个想法刚冒头,便被死死地按了下去:上一个在朝堂上说“不合礼仪”的人,已经被拖下去等着致仕了,没有人想做下一个。

但是女子入朝为官?这事儿真的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