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至此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后来还延伸出江南雨巷的诗意。然而到了五六十年代,因为钢架尼龙伞的普及,油纸伞开始退出我们的生活,只存在于博物馆、剧组的道具这些地方。现在国风兴起,偶尔也能看到穿汉服的同学拿着把油纸伞,但很少有人使用它。这是我们的困境。”
【是的呀~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油纸伞能防水,以为一下雨就湿了……其实油纸伞不仅防水还能防台风!】
【就心痛,我们老祖宗的伟大创造,到现在基本不用了。隔壁小岛国穿和服打油纸伞搞气氛,都用的比我们多,他们几乎家家里面都有油纸伞……而我们家里呢,心痛啊。】
【是呀~希望山山的这次直播能对我们的现状作出一点点改变~】
【别丧呀,江南雨巷的诗意来了: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2
山山继续说,“和昨天一样,竹子从砍下来到能用于制作,需要在水中浸泡半个月才能使用。经过浸泡后,它的柔软度和延伸度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山山什么时候泡的竹子啊?】
【很早之前了,山山刚来村西的时候。竹子泡了两周多了吧。】
【哇,那么早,山山那时候就想着要做竹子非遗系列吗?】
【是滴吧~山山做事蛮有规划的。】
竹子是山山刚来的时候就泡在小池塘里的,泡了两周差不多了。
刚从小池塘捞出来的竹子湿津津的,几个男人沉沉竹子,甩掉水,合力抬进小院子。
民间有谚语:做伞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山山和搬竹子的裴泽和崔哲溪说“辛苦”。
崔哲溪不由自主挺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