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结果很快出来。护盾方案胜率提升5.2%,输出提速提升6.8%,而协同响应机制优化后,胜率上涨14.3%。更关键的是,其他两项在协同基础上效果翻倍。
“问题不在个人。”沈逸指着数据,“在联动节奏。”
小舟盯着屏幕不说话。他之前坚持要练反应速度,现在看到数据才意识到,单点突破解决不了整体脱节。
“我们需要新规则。”沈逸打开记录板,“第一,建立双通道预警。林悦负责视野扫描,一旦发现异常,立刻触发警报音;我来判断是否需要全员响应。”
林悦点头,“我可以设置快捷指令。”
“第二。”沈逸继续写,“战术切换用暗语。比如‘风起’代表收缩防守,‘云落’是准备反打。避免频道混乱。”
小舟问:“万一听错呢?”
“每个词配震动提示。”沈逸说,“左肩震一下是防守,右肩是进攻,双震是撤退。”
他测试了一次,设备反馈准确。林悦试了试,也觉得比口头传达快。
“第三。”沈逸调出压力测试模块,“以后训练加入高强度干扰。随机打断技能释放,强制我们在混乱中做决策。”
小舟摸了摸操纵杆,“就像刚才比赛那样?”
“比那更狠。”沈逸说,“让他们习惯在极限状态下运转。”
林悦翻开战术笔记,开始整理要点。她原本只想打好辅助,现在清楚知道,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全局。
“以前总觉得配合靠感觉。”她说,“现在看,得靠系统。”
“感觉会骗人。”沈逸关掉模拟界面,“数据不会。”
他把三项优化方向存入共享文件夹,命名“明日训练计划”。终端自动同步到三人设备。
小舟重新戴上护腕,检查按键灵敏度。“明天第一场就试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