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弘曦的周岁宴离年关也确实只剩几日,再招皇亲国戚来确实也麻烦。
所以虽不情愿,雍正最后还是依了安陵容的安排。
待回到永寿宫后,安陵容先是抱起咿咿呀呀的弘曦,心疼地同他贴了贴脸,同时小声对自家儿子轻声说道:
“娘的小宝贝,这次只能先委屈你了。你还小,或许还不懂,娘在这里先教你一句,
那就是流水不争先,争的是那滔滔不绝。 咱们母子不能被眼前所蒙蔽,一时得失不算什么,以后都会找回来的。”
听着自家儿子咿咿呀呀的回答,她这才重新恢复了些心情......
她自然也希望自家儿子风光无限,可同样也怕宫外的那些个财狼虎豹盯上她们母子,如今羽翼未丰的她也只能藏拙了。
于是第二天,宫里人便都知道了:昭妃娘娘说服了皇上,今年六阿哥的周岁宴不大办,只在永寿宫小办一场。
这个消息也是让大家都松了口气。这年关将近,那一场场的宴席,对她们这些妃子来说,也实在是一种负担。
如今能少一场正式的宴席,那自然也是好的。不过,大家对昭妃此次的做法,却是看法不一。
有人觉得她太善良了,甚至有点 “见不得人间疾苦” 的菩萨味;也有人在暗暗佩服她的头脑清醒和知分寸。
尤其是宜修,在听闻昭妃又主动退了一步后,心里也是非常的满意。
她自己窝囊时,可以说是藏拙,可以说是内秀于心。而昭妃如此窝囊,在她看来就是底气不足的表现。
同理可证,昭妃连对上弘时都要如此退让,那等她这个皇后将来有了儿子,相信昭妃也会知好歹的退避三舍之地。
因此,在出席弘曦的周岁宴时,宜修更是难得地赏下了一大批物件,以此彰显自己作为皇后,对庶子的 “仁慈”。
而雍正,虽因安陵容此前的做法略感不快,但在周岁宴上,看着还有些咳嗽的弘曦,心也是一下子就软了下来。
“今日看来虽比前两日好些,但还是要好好休养。今儿虽是弘曦的周岁宴,可特事特办,一会便抱后面休息吧。”
经雍正这么一说,众人这才明白昭妃为何不主张大办。这荣耀与儿子的安危相比较,孰轻孰重?
于是,大家伙也都纷纷称赞其体恤幼子,也在无形中化解了,之前传闻她“软弱”的议论声。
唯有宜修与甄嬛二人,神色莫名地望着席上的帝王 —— 从什么时候起,皇上竟变得如此好忽悠了?
这边有人想着藏拙避锋芒,那边却是有心想争个头彩,好为女儿的日后再添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