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见他们出来,热情地解释道,“街上这会儿正热闹,吃的玩的样样有。大家都戴上面具去放灯祈福,连我们这儿的厨子也赶会去啦。二位不妨也去逛逛?”
杨过这才注意到,远处长街流光溢彩,人影绰约,往来行人皆戴着各式面具,有神佛鬼怪,也有飞禽走兽,在灯火明灭间显得神秘而鲜活。
“祈月夜?”黄蓉眼中漾起几分兴味,“这倒是个新鲜的节俗。”
掌柜一边调整灯笼系带,一边娓娓道来:“相传百年前,月神曾降临本镇,赐福百姓。从那以后,每年此夜大家都戴上面具,放天灯、猜灯谜,祈求月神保佑。都说戴上面具呀,月神就认不出谁是谁,福泽便会洒遍人间,不偏不倚,众生均沾。”
杨过 素来不喜喧闹场合,但见黄蓉伤势初愈便忙了一整天,眉宇间尚有未散的倦意,便温声道:“师娘,你累了一天,您在房间歇着,我去取吃的回来。”
黄蓉闻言莞尔,眼波在暮色中流转:过儿有心了。不过这祈月夜听着颇有意趣,我倒是真想亲眼见识一番。你郭伯伯若在,定要说我这般年纪还贪新鲜。
杨过见她兴致盎然,也不由舒展了眉宇。
他素知这位师娘虽已为人母,却始终保有几分天真烂漫的性情。此刻见她伤势初愈却神采奕奕,倒不忍扫她的兴,便温声道:既然如此,我陪师娘同去。
二人随着人流走向灯火最盛处,但见长街两侧悬满彩灯,各式摊贩沿街排开。
空气中飘着糖炒栗子的甜香与烤饼的焦香,果然比平日热闹许多。
行人皆戴着面具,有狰狞的鬼怪,也有慈祥的神佛,在明明灭灭的灯火间穿梭,恍若另一个世界。
唯独他们二人以真容行走其间,倒显得有几分格格不入。
黄蓉在一处面具摊前驻足,执起一个白狐面具在脸上比了比,回头笑道:过儿,你看这个可好?
杨过凝目望去,那白狐面具做工精致,眼角微微上挑,透着一股灵动的狡黠。
黄蓉将它半掩在面前,只露出一双含笑的明眸,竟与她的气质说不出的相契。
这面具倒像是专为师娘做的。杨过唇边泛起一丝浅笑,只是您既戴了面具,待会儿月神赐福时,怕是认不出您了。
黄蓉将面具轻轻扣在脸上,声音隔着木质面具传来,带着几分俏皮:认不出来才好,掌柜不是说了么?月神认不出谁是谁,福泽才会雨露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