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也知道叠翠山这个要塞,只是...他不想把吴用这个军师的位置都夺去,故此,吴用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这时候,宋江开口道:“天王...恐怕...我们济州府没有这么多的兵?”
“怎么没有?如果加上我们的新兵...”
晁盖想了想,“应该有三万多了吧?”
宋江为难地说道:“这些新兵虽然士气高昂,但缺乏实战经验。若要与训练有素的官军正面交锋,恐怕还需要多加磨练。”
晁盖却笑道:“新兵不经实战,永远是新兵。这一仗,就是我们练兵的最好机会。”
吴用轻摇羽扇,点头赞同:“天王果然高瞻远瞩。新兵虽未经战阵,但士气正盛,正可借此战历练。况且此次作战以伏击为主,正适合新兵熟悉战场。”
他又转向宋江,解释道:“公明哥哥不必过于担忧。此次凌州之战,我们以关胜将军为先锋,他麾下多是老兵,训练有素。新兵则主要参与伏击和后备,既能积累经验,又不会影响大局。”
宋江见晁盖和吴用意见一致,也不好再反对,只得点头称是。
晁盖见状,当即拍板:“既然如此,就按此计行事。林冲领两千兵马佯攻安山镇;关胜、郝思文、宣赞领一万兵马正面迎敌;武松、杨志各领三千兵马在叠翠山设伏。”
他环视众将:“此战关键在于诱敌出城。林冲贤弟,你攻打安山镇时,务必声势浩大,让凌州守军以为我们真要断其粮道。”
林冲抱拳:“小弟明白,定会让单廷珪和魏定国以为安山镇危在旦夕。”
晁盖又看向吴用:“军师,你随关胜部行动,临阵应变,助他一臂之力。”
吴用躬身领命:“遵命。”
晁盖最后对宋江道:“公明贤弟,你与我坐镇济州,统筹粮草兵员,确保前线无后顾之忧。”
宋江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应下:“谨遵天王之命。”
自从曾头市后,宋江就已经很少领兵出征了。
这一方面,让宋江感到非常的不爽,这和他自己的想法是相违背的。
无论是古代领兵,还是现代战争,枪杆子永远代表的是话语权。
你如果手中没有兵,就是把天说破都没有用。
五代十国时期的郭威,因为握有重兵,才能挟天子号令天下。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因为握有重兵,最终也才能黄袍加身。
晁盖是有意削弱宋江的权势和军中的威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