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中西医科玄学

有人说化合物或混合物,也有人说不同形态的水。而类似刘明举等院士,则是闭口不言,等待着汪庸钦下一步的讲授。

汪庸钦在那个圈里面写上了存在二字,再往上又画了一条线……

“所以小徒弟啊,你得转换你的思想啊,要不然你很难理解道家玄学的。”张之奇晃了晃手指,“所以你之前能够用出玄术水泽节,只是巧合,侥幸而已嘛。”

简希不解,眨巴着淡蓝色的大眼睛看着张之奇。

张之奇双手比划着,“你看啊小徒弟,道爷我就给你好好讲讲。比如这是一团水,它变成了云,你怎么理解?”

简希:这不是物质的形态变化吗?不是分子间距变大,转换过程中吸热,分子克服引力并反抗大气压力的过程吗?

简希这么想,也就如此说了出来。

“孺子不可教。”张之奇先是训斥了一句,然后接着讲解……

汪庸钦:“存在再往上,便是不同形态的变化。古人的智慧将每个事物不同的变化过程进行了一个归纳,这便是中医所贴合的道,主张的向上求索。”

张之奇:“水被蒸发向上升变成了云,是因为有太阳的蒸腾。当它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后,凝聚成的云越来越厚,就形成了雨,降了下来。”

汪庸钦:“古人认为,太阳温度高,水被转化成向上升的气体,夜晚温度低,气体便又转化成了水滴落。”

张之奇:“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向上的升腾的,我们看作阳,下降的封藏的,我们看做阴。”

汪庸钦:“阳主生长,阴主杀藏。”

张之奇:“以四季为例,阴阳之间各有生杀,春天阳气升发为阳生,万物复苏生长为阴长。”

汪庸钦:“秋日太阳收敛为阳杀,万物闭藏为阴藏。”

汪庸钦抬手,在黑板屏幕上又向上划出了四条分支线,并标下了春、夏、秋、冬。

张之奇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金光,“春为木气少阳,夏为火气太阳,秋为金气少阴,冬为水气太阴。”

张之奇双手比划着将八根爻象融合在一起,仅保留了一阴一阳,“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阴阳交替,阴极必阳,阳极必阴。而阴阳,则出于混沌。玄术天地否,就是要你领悟在混沌中开天辟地,大能盘古浮黎元始天尊的故事听过吧?天清在上,地浊在下,天地之气不相交,闭塞不通,阻断,隔离。”

一阴一阳两爻在张之奇手中纠缠,化为了一圆太极图。

汪庸钦在黑板最上方的阴阳两个圆圈上,向上延伸出两条线并在一起,又延伸出三个圈,分别写下了混沌、虚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