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末将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听到这话,孙蟒和柳鸿宇二人沉默了。目前情报过于稀少,若是仓促决定怕是不妥。稍有变数,就可能影响整个大局。

孙柳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深深的压力,以及那一抹的迷茫。

站在一边陈杨舟则是闭口不言,虽然她如今身居副将,但在这些历经沙场磨砺的将士们面前,仍显得稚嫩。

她低垂着眼眸,专注地凝视着不远处的沙盘,上面错落有致地插着代表北渊的黑棋、起义军的白棋,以及大夏的黄旗。

陈杨舟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末将有一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她抱拳高声道。

孙蟒将军眉头一挑:“说!”

陈杨舟清了清嗓子,道:“我军可以兵分两路,一路负责追击北渊敌军,另一路则绕行至赤狐谷,赤狐谷地区聚集了大量起义军力量。如果我们能够将他们吸纳进来,等到北渊敌军抵达山河关时,可形成三方夹击之势。这样,会不会更加稳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完陈杨舟的提议,众将士纷纷垂下眼眸,思考这一可能性。

“补给呢?吸收起义军也并非易事。如果没有足够的粮草,这些人迟早也要跑。”

“还有,分兵还可能导致兵力减弱。如果无法及时形成夹击,怕是无法围攻北渊,反而有可能被敌人逐一击破。”

“没错,兵分两路弊大于利,我认为不妥。”

只是短暂的思考后,将士们便接连发问。

陈杨舟听罢,也觉得有道理,但如果直接追击,可能还没赶到,前方的战局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龙朔关也需要派人驻守……

“林副将说的不无道理,末将倒觉得可行。”陆远低声开口,“兵分两路反而更能轻装上路,能更快追上北渊,至少这样可以减轻一路的压力。北渊背腹受敌,自然会收敛攻势,给另一支队伍争取时间。”

这话一出,一时众说纷纭。

有些人认为兵分两路太冒险,有些人则认为只能尽力一试,还有人认为就守在龙朔关,静观其变……

大家各抒己见,争吵声此起彼伏,竟比菜市叫卖还热闹几分。

就在气氛快要升级到动手的地步时,孙蟒猛地一拍桌子,“都别吵了,有事说事,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

众人这才噤声,孙蟒疲惫地揉着眉心,脑子一片混乱,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定夺

“柳将军,你说该怎么办?”孙蟒无力问道。

柳鸿宇低眉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两个法子都可行,但都有个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