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南宫,德阳殿内熏香缭绕。刘宏斜倚在龙榻上,漫不经心地翻看着各地奏章。初夏的阳光透过纱窗,在他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陛下,冀州刺史王芬急奏。”小黄门蹑手蹑脚地呈上一卷竹简。
刘宏懒洋洋地接过,展开一看,眉头渐渐拧紧。奏章中,王芬以激昂文字描述太行山黑山贼肆虐冀州的"惨状"——贼众数万,劫掠郡县,百姓流离。最后恳请陛下准许他征募壮丁,组建州兵剿匪。
“黑山贼又闹起来了...”刘宏打了个哈欠,“这王芬上任不到半年,就要钱要兵。”
张让躬身向前,声音如丝绸般柔滑:“陛下明鉴。据老奴所知,黑山贼张燕近来确实猖獗,劫掠郡县。不过...”他故意拉长声调,“王刺史请求募兵五千,未免过多。”
刘宏将竹简扔在案几上,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直起身子,“北军五校现在何处?”
“北军五校不是驻防冀州吗?调他们去剿匪不就得了?”
殿内瞬间安静。几个小黄门偷偷交换眼色。张让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见的冷笑,随即又恢复恭敬神色。
“陛下圣明。只是...”张让故作迟疑,“回陛下,北军五校仍在渤海太守袁绍麾下。”
“什么?”刘宏拍案而起,案上酒盏被震得叮当作响,“袁绍不是早就调任了吗?”
殿内宦官宫女齐刷刷跪倒。
张让伏地而拜:“老奴该死!只是那袁绍当初拒绝升任司隶校尉,北军兵权一直未正式交接。...”
“袁本初!”刘宏脸色阴沉如水,“好个四世三公的袁氏,连朕的北军都敢私吞!”
刘宏脸色铁青。他清楚记得那道诏书——升袁绍为司隶校尉,明升暗降,实为收回北军兵权。谁知袁绍竟以“才疏学浅”为由推辞不就。
“好个袁本初!”刘宏咬牙切齿,“四世三公了不起吗?连朕的诏令都敢违抗!”
张让眼珠一转,趁机添火:“后来还是袁大人出面,花了三千万钱为袁术捐得此职,才算给了朝廷体面...”
这话如同火上浇油。刘宏抓起茶盏狠狠摔在地上,瓷片四溅。他堂堂天子,收不回自己的军队,还要靠臣子花钱买官来保全颜面!
“传旨!责令袁绍立即上交北军五校,五千人马一个不少地给朕交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