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符文的结构,是最简单的一个,如你们所见,就是一个完美球体,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点。其基本读音发作“re”,总共有九种高低,轻重,长短不同的声调。
基本含义包括(吸引,聚合,坍缩,收敛,放射)等,引申含义依据其在基本单字中的大小,位置等因素,分别表示(点,球,始,终)等。
诸多星际强者根据这个基本符文的含义反推,认为这个符文的象形原体,应该是由一尊完整走过卫星,行星,恒星,黑洞四个星体阶段的长生界星体类生命体,所凝聚的星体演变类型的超凡烙印。
这个基础符文特征非常明显,掌握起来应该是很容易。接下来我们开始讲解第二个……”
陆钧发现,孙紫莹讲解的前6个基本字符,都很规律,除了第一个球体之外,后面五个依次是正四面体到正二十面体。
这些都是数学中的基本三维结构,特征相对非常明显,同时其含义也与结构有一定的关联性。
譬如正四面体的基本含义包括(稳定,均一,非对称)等,引申含义则包括(牢固,坚硬,独特)等。
这让他一开始甚至有种在上数学课的感觉,如果所有符文都这么具有规律性,那学习难度应该不会很高。
不过陆钧也知道这只是他的错觉,之前十多天的接触,他看到的大多数通用语文字,结构都是不规则的。
事实也是如此,从第七个符文开始,后面的六个基本符文,都变成了完全不规则的三维形态。
而且其基本含义与三维结构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联系,只能将每个符文的三维结构,与发音,含义一一对照,然后强行死记硬背。
依次讲解完12个基础符文后,孙紫莹又讲解了100余个基于这12个基础符文组合常用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