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成分含量受品种、产地(如道地产区山西浑源、甘肃陇西等)、生长年限、加工方法等影响,差异较大。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黄芪的含量有明确规定,以保证质量:
- 黄芪甲苷(三萜皂苷类):不得少于0.04%(按干燥品计算);
-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酮类):不得少于0.02%(按干燥品计算)。
研究表明,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药典收载的正品黄芪)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其中生长年限较长(如3-5年生)的黄芪,根中有效成分积累更充分;道地产区(如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的黄芪因生态环境适宜,成分含量通常更优。
三、现代药理作用
黄芪的药理作用广泛,且与传统“补气”功效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免疫调节作用
- 黄芪多糖是核心成分,可增强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的生成,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对应传统“补气固表、抵御外邪”的功效(如预防感冒、增强抗病能力)。
- 同时可调节免疫平衡,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辅助作用。
2. 心血管保护作用
- 三萜皂苷(如黄芪甲苷)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对心力衰竭有保护作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脑缺血,对应传统“补气升阳、推动气血运行”的功效。
-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减少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