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子:含脂肪油(约15%~20%)及少量皂苷,目前药用研究较少。
二、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1. 产地与品种
- 山西潞党参、甘肃纹党、四川川党参的多糖及皂苷含量普遍高于其他产区(如云南、贵州)。
- 野生党参的多糖、挥发油含量比栽培品高 20%~50%,但因资源稀缺,目前临床以栽培品为主。
2. 生长年限
- 2~3年生党参根中多糖、皂苷含量达峰值(3年生多糖含量较1年生高40%),超过3年含量增长趋缓。
3. 炮制方法
- 蜜炙党参:多糖含量因蜜润略有下降(约减少10%~15%),但皂苷稳定性较好;
- 酒蒸党参:挥发油含量降低约20%,抗氧化成分(如酚酸)含量略增。
三、现代药理作用与成分机制
1. 免疫调节作用——多糖为核心靶点
- 机制:党参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T/B淋巴细胞,促进IL-2、TNF-α等细胞因子分泌,增强免疫监视功能。
- 实验证据:党参多糖PPS-2在100 μg/mL时可使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提高50%,并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
2. 抗疲劳与抗应激作用——多糖、氨基酸协同起效
- 机制:
- 多糖:促进肝糖原合成,降低运动后血乳酸堆积;
- 氨基酸:补充能量代谢底物,改善肌肉耐力。
- 应用:党参提取物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20%~30%,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3. 心血管保护作用——皂苷类主导
- 强心与扩血管:党参皂苷Ⅰ可增强心肌收缩力(类似强心苷作用),同时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对舒张压影响更显着)。
- 抗缺氧:皂苷成分可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心肌梗死模型中的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