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正,岐黄在医案中写下“治立夏三法:清、滋、通”六字,案头摆着三组药对:黄连配肉桂,交通心肾;生地配玄参,滋阴降火;酸枣仁配柏子仁,养心安神。
“心火宜清,肾阴宜滋,心肾宜通,”他以竹筷指点药对,“黄连配肉桂,即交泰丸之意,取‘少火生气’之理;生地配玄参,仿增液汤之旨,壮水制火;酸枣仁配柏子仁,如养心汤之法,安神定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远见方中常配茯苓、远志,疑惑道:“此非化痰药?”岐黄笑道:“心火旺易炼液为痰,茯苓健脾化痰,远志交通心肾,此乃‘治未病’之妙。”
二、经典方剂的时令化裁
酉时三刻,岐黄在《千金方》中夹入新抄的医方,重点圈注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交泰丸三方。
1. 天王补心丹(心阴不足,虚火内扰)
- 基础方:生地18g、玄参12g、丹参9g、酸枣仁15g
- 立夏化裁:加莲子心3g、竹叶6g,增强清心之力;失眠甚加夜交藤30g,养心安神
2. 导赤散(心火亢盛,下移小肠)
- 基础方:生地15g、木通6g、生甘草梢6g
- 立夏化裁:加黄连3g、栀子9g,清热泻火;尿赤加白茅根15g,凉血通淋
3. 交泰丸(心肾不交,上热下寒)
- 基础方:黄连6g、肉桂1g
- 立夏化裁:加熟地15g、山萸肉12g,滋阴补肾;心悸加磁石30g(先煎),重镇安神
“交泰丸治立夏失眠,”岐黄敲了敲书页,“需注意肉桂用量宜轻,取‘引火归元’之意,如《韩氏医通》‘水火既济’之训。”
三、针灸奇术:交通心肾的时空疗法
戌时初,岐黄在针灸铜人上标注“心肾三穴”:心俞、肾俞、太溪。阿远举着艾灸盒,见师父特意在“午时”“子时”两个时辰画圈。
“午时心经当令,子时肾经当令,”岐黄以银针模拟进针,“心俞清泻心火,肾俞滋补肾阴,太溪为肾经原穴,补阴降火。心火旺者,心俞用泻法;肾阴虚者,肾俞、太溪用补法。”
他又取出耳穴贴,在铜人“心穴”“肾穴”处模拟贴压:“耳穴压豆可调节心肾功能,配合涌泉穴按摩,效果更佳。”
第四章 立夏养生·清心滋肾的生活智慧
一、饮食妙法:三心汤与安神粥
亥时正,阿远在厨房煮“立夏三心汤”:莲子心3g、竹叶心6g、灯心草3g,加冰糖调味。岐黄端来一碟百合蒸南瓜,另配一小碗桑葚枸杞粥:“三心汤清心泻火,百合南瓜润肺养心,桑葚枸杞粥滋肾阴,此乃‘上中下三焦同治’之食养。”
他又展示自制的“安神膏”:酸枣仁、柏子仁、蜂蜜熬制,“安神膏可每日早晚冲服,忌与浓茶同服。”
说起禁忌,岐黄严肃道:“烈酒、辣椒、烧烤堪称‘立夏三忌’,烈酒助火,辣椒伤阴,烧烤耗液,昨日秀才之病,便因贪食烤羊肉加重。”
二、起居调摄:养心护阴与夏三月度
子时三刻,岐黄带着阿远在医馆二楼更换竹席,衣柜中放入冰片香囊,床头放置磁石枕。“立夏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他指了指墙上的《遵生八笺》,“每日午时(11-13点)需静卧半小时,顺应心经当令,养心血;夜间避免熬夜,防耗伤阴液。”
说到睡眠,他拍了拍磁石枕:“磁石枕可镇心安神,若失眠可在睡前按揉神门、太溪穴,此乃‘心肾同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