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排到了第四批,在八个人中的最后。
在这一批最前面的,正好是那位年长的诗人,从他的神情中不难分析,他完全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
这还真是未战心先死呀!
在塔卫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斗诗塔三楼。
别看只有三楼,却有种身处高楼的感觉。
刚上去,就见到三位穿着长袍,气质儒雅的大儒,坐在椅子上。
他们面容祥和,给人一种正气之感。
在这三位大儒的两边,各站着四个人。
我认出了其中三个人,正是之前从我身边经过的八大才子中的三个。
看来,想得到三位大儒的认可,就必须达到八大才子的水平。
年长的诗人信心本来就不足,见此场面,脚一软,差点就跌倒。
他身边的那青年人则显得信心满满,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好像在说,八大才子嘛,我今天必须踩下一个。
我仔细看了看此人,不是别人,居然是那个自称平阳君之子的青年人。
青年人的右边,是自称镇远侯之子的肥脸青年。
这两个人都是一脸自信,好像能顶替八大才子似的。
首席评审大儒坐在最中央,也是三位大儒中气质最好的。
他蠕动嘴唇,缓缓开口道:“八位诗人请分列八席,写上自己最拿手的好诗,交予我们评审,若诗词上佳,将有资格留下,与八大才子的诗词一笔高下。胜者将成为新的八大才子。”
“呵呵,八大才子,必有我一席之地。”姫公子轻笑,表情自信。
八个人,各自找好自己的席位,开始书写。
我想起苏轼的词,拿起毛笔,点上墨水,挥笔在布匹上书写起来。
“明月几时有……”
一口气写完,待墨干后,将布匹收好,卷在手上,等待评定。
按先前的次序,首先是那位年长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