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文佳皇帝起义原因是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若是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文佳皇帝可以是任何人。”
“你的意思,是要整顿吏治?”
李承乾点点头:“若是父亲不想落一个苛刻的名声,不愿意揪着那些官员不放,将来臣可以做这个恶人。
但眼下,那些宫殿还是不要再修了。
您修宫殿只需要一句话,下面的人为了捞钱,什么事儿干不出来?
您只恼怒江浙起义,为何不思考一下人家为何要起义?
贞观十九征辽,钱花的流水一般,壮丁参军,从事农耕活动的人员减少,百姓的日子本就难过。
贞观二十年大军回到长安,还没喘口气,又要修仁智宫和翠微宫,修宫殿要钱,还要徭役。
好不容易仁智宫修完了,又赶上山陵崩,修建皇陵又是海量的银钱,流水的花。
这还没算上自贞观十七年后,一个个驾鹤西去的大臣,隋唐崇尚厚葬之风,那些大臣的坟墓都是官中出钱,出人,哪一项不是从百姓身上得来的?
眼下国库不缺钱,不缺粮,可人力损耗却不是钱粮可以衡量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
父亲,仁智宫不是不能住,要让百姓缓口气,不能让百姓觉得,大唐王朝和前隋一样横征暴敛,好大喜功。
父亲坐镇长安,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的地方,朝廷官吏与地方豪强相互勾结,对上阳奉阴违,对下盘剥无度,损公肥私。
一个国家兴旺与否,不是看皇帝有多少钱,国库有多少钱,大族又有多少钱,而是看小老百姓能不能活下去得问题。”
李世民久久不语,隋末起义的教训历历在目,他默默打消了修建宫殿的想法。
“你换了衣裳赶紧去主持中朝,我让阿难把大臣叫来显德殿议政。你脸皮够厚,就让大臣们在外头等你睡觉吧!”
李承乾:……
“对了,那个文佳皇帝,到底是谁?”
李承乾本想说记不清名字,可转念一想,他若是这么说,只怕皇帝为了以绝后患,来个宁枉勿纵。
“臣会让人盯着她,父亲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