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侯向东参军

侯宝国端起搪瓷缸,里面的白酒在油灯下泛着琥珀色:“老四这次回来,怕是不单单探亲吧?”

他如今已是县长,说话时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场。

张明秀往侯向东碗里夹了块腊肉,“东子这两年把地里的活儿拾掇得明明白白,连公社王主任都说要评他做生产标兵。”她的声音温柔,却暗含着拒绝的意味。

侯成文放下筷子,军装上的铜纽扣撞出轻响:"现在部队正需要文化青年,东子高中底子好,进了部队能当文书。”他看向低头扒饭的弟弟,“你不是总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侯文儿的丈夫褚建新摘下警帽,挠了挠板寸头:“我看行。现在这形势,地里刨食再勤快,也就混个温饱。部队里有津贴,还能学本事。”

苏映雪攥着筷子的手微微发抖,碗里的米饭突然变得难以下咽。

她想起上个月暴雨冲垮田埂,侯向东顶着雨连夜抢修的模样;想起每个清晨,少年边烧火边背英语单词的专注神情。

”让东子自己拿主意。”侯宝国敲了敲烟袋锅,火星溅在青砖地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低头不语的少年身上。

夜风穿堂而过,油灯的火苗轻轻摇晃。侯向东忽然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我去。”

他看见苏映雪猛地抬头,眼眶里蓄满泪水,又迅速低下头去。“映雪,等我在部队站稳脚跟,就回来娶你。”少年的声音不高,却像誓言般掷地有声。

三天后,侯向东在公社大院换上崭新的军装。

苏映雪躲在人群后面,手里紧紧攥着用攒了半年的工分换来的搪瓷缸,缸身上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

当军车发动的瞬间,她终于忍不住追着扬起的尘土跑了好远,直到侯向东探出车窗挥动的红领章,渐渐变成地平线上的一个红点。

侯家老宅的槐树下,张明秀轻轻搂住哭得发抖的苏映雪。

她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从随身空间取出第一颗种子的那个夜晚命运的齿轮,总是在无声无息中开始转动。

张明秀的几个孩子都上学去了,院子里只剩下张老斯与薛惠兰两个老人在树下乘凉。

苏映雪下乡两年,晒得皮肤有点黑,手上也因劳动而起了厚厚的一层茧。

一个娇滴滴的城里小姐,来到乡下受苦,若不是有侯向东陪伴,她不可能熬得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