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内乱

诸葛长明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那浓烈的恨意被强行压下,只剩下无尽的冰冷与苍凉。他缓缓道:“主公可知,长明祖籍,并非蜀中,而是…九原郡马邑。”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重逾千斤,“三十七年前,乌木尔派匈奴破关南下,马邑首当其冲…城破之日,全城…鸡犬不留!家父时任郡守,率阖城军民死守三日…最终…城头之上,力战殉国!家母…姐妹…皆…皆殁于乱军之中…唯余一老仆,拼死护着老夫,扮作流民,辗转千里,逃入蜀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帅堂内一片死寂。唯有段枭咀嚼烤鸡的声音不知何时已停了下来。武阳看着诸葛长明那瞬间仿佛又苍老了十岁的侧脸,心中巨震!他终于明白,为何这位算无遗策的军师,每每谈及北疆胡虏,眼神深处总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冰寒!原来,那是血海深仇刻入骨髓的印记!

“他娘的!”段枭猛地一拍大腿,怒目圆睁,手中的鸡骨头被他捏得粉碎,“这群狗娘养的畜生!军师!你放心!有朝一日,咱们杀回北边,定要砍下那乌木尔派匈奴大汉的狗头,祭奠英魂!”

诸葛长明微微摇头,脸上挤出一丝苦涩的笑意,重新拿起羽扇,只是那摇动的频率,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陈年旧事,徒乱人意罢了。眼下,玄秦主力被匈奴死死拖在北疆,无暇南顾,于我古涪而言,实乃天赐之机!”他迅速将话题拉回正轨,看向武阳,眼中恢复清明,“呼延灼据守中汉郡,虽有六万精兵,然其志在守城,进取不足。只要我们不主动挑衅,边境可保无虞!此乃我厉兵秣马、稳固根基的黄金时期!”

段枭也重重点头,抹了把嘴上的油:“军师说得对!樊天那老小子被匈奴绊住了脚,呼延灼那莽夫翻不起大浪!咱们正好趁这功夫,把兵练得更精,把城修得更牢!等咱们兵强马壮了,他要是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武阳深以为然,目光扫过舆图上标注清晰的靖乱军与段家军驻防点,沉声道:“不错。半年休整,我靖乱军汰弱留强,募得新勇,加之伤愈归队者,现有可战之兵五万三千余!段兄的段家军,亦扩充至六万五千众!两军合计,逾十一万八千精锐!粮草充足,军械齐备!此等实力,已非昔日可比!玄秦若敢来犯,定叫其碰得头破血流!”

十一万八千!这个数字让堂内众人精神为之一振!半年前梓州血战,驻守的靖乱军残部不足万人,是何等凄凉!如今,兵强马壮,士饱马腾,隐然已成西南擎天巨柱!

“报——!”

就在众人心头稍定,谋划未来之时,又一声急促的禀报声自堂外响起!另一名玄机营军士几乎是冲了进来,单膝跪地,气息未匀,双手奉上一卷沾着泥点的细竹筒:

“安广郡…安广郡加急密报!”

安广郡?武阳心中一动,接过竹筒,迅速拧开火漆封印,抽出里面一卷薄薄的帛书,快速浏览。他的脸色,随着阅读,从凝重转为惊愕,继而浮现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

“主公?”诸葛长明敏锐地察觉到武阳神色的变化。

武阳将帛书递给诸葛长明,声音低沉:“谢必安…半月前,病逝于安广郡帅府。”

“谢帅…去了?”诸葛长明也是一怔。那位曾与潘峰在安广郡杀得天昏地暗、最终惜败的大帅,终究没能熬过心伤病痛。他继续看下去,眉头越皱越紧。

武阳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谢必安一去,其膝下三子——长子谢威、次子谢猛、幼子谢勇,为争夺谢家军统帅之位及安广郡控制权,已势同水火!三日前,谢威指责谢猛私通外敌,调动本部兵马围攻谢猛驻守的‘临江关’!谢勇则坐拥安广郡城及府库,宣称中立,实则隔岸观火,欲收渔利!谢家军…已然内讧!临江关下,双方已激战两日,死伤无算!安广郡…乱了!”

“内乱?!”段枭霍然起身,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他娘的!亲兄弟抢家当,动起刀子来了?这谢家的小崽子们,真是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