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请看这份!"《诗经》房同考官突然拍案,"《檐马声》诗末联'莫效商女唱,江河日夜声',分明是讽喻时政!"
"慌什么?"《春秋》房刘同考夺过卷子,指着上面一段朱批,"总裁大人亲批'刺世疾邪,深得风人之旨',你比王尚书还懂诗教?"
众人噤声。今科总裁官户部尚书王肃是出了名的务实派,最厌烦那些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
突然,门外传来争吵。
"此卷必须落第!"礼部郎中郑怀仁攥着份答卷冲进来,"你们看看这《春秋》题怎么答的——'礼法杀人甚于水火'?简直大逆不道!"
刘同考扫了眼卷头密封的"宙字二十九号",突然笑了:"郑大人,您侄女婿崔琰的卷子,好像就在下官左手边第三摞?"
郑怀仁脸色铁青。他当然知道崔琰的策论通篇都在拍太师马屁,若真较起真来……
"都住口。"
沙哑的嗓音从屏风后传来。
满头银发的都御史杨涟拄着拐杖现身,他是皇帝亲点的监临官,以"铁面无情"着称。此刻老人枯瘦的手指正点着案上一份答卷:
"老夫不管你们有什么盘算,这份《统筹三政策》,必须呈送御前!"
杨涟所指的,正是张时安的压卷之作:
《漕运、盐政、边屯统筹三策疏》
学生闻善治国者,如良医治疾,必察其本。
今漕运疲敝、盐政壅滞、边屯荒芜,看似三患,实为一症:利不入国,而尽归中饱..
一曰漕盐互易。准漕丁贩盐抵工,岁省脚银四十万两。然须设盐引稽查司,由户部直管...
二曰军屯联运。调甘州、固原边军护漕,以屯田所产补漕粮损耗。但需革除'吃空饷'旧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