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诸葛云渡口过江

当下众人与诸葛云互道一声珍重,然后往金陵而去。而诸葛云则单人匹马,策马往渡口而去。

眼见得渡口渐近,诸葛云放缓了马步,他甚至可以看到,码头边停泊了五六艘大船,而码头上空地处,一包包鼓鼓的麻袋,堆积如山地垒在一起,也不知道装的是什么。而上百名码头苦力,正从空地处扛上麻袋,然后鱼贯走上大船,将麻袋丢下,再原路返回,到空地上再扛下一袋。每扛完一袋到船上,丢下麻袋后,船上管事的都会发给一支特制的竹签,想来应该是完事后给这些码头苦力作为结账依据之用。

“来者何人?”

正当诸葛云一边看着码头一边前行之时,只见通往码头的官道上,十几名持刀大汉挡住了去路,为首一名满脸横肉的大汉正警惕地喝问着。

诸葛云正瞄着码头那边,突然见官道上冒出十几人,心中顿时一惊,差点便伸手去取背负在身后的陨铁枪。幸好匆匆一瞥之下,发现这些人不是诸葛世家弟子的打扮,这才松下紧绷的神经。当下拱手客气道:“诸位大哥,小弟初入江湖,若有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那为首之人此时细细打量了一番,见诸葛云不过十六七岁,当下放下心来,挥了挥手,那十几人这才收起武器。只听那为首之人问道:“小家伙,你来此处有何事?这里可不是你能乱闯的地方。”

诸葛云见这为首之人甚是好说话,当下拱手行礼恭谨道:“小弟欲乘船前往江北,只是不识路途,不知可是在此处上船?”

原来是个想渡江的。那为首的头目当下放松下来,说道:“此处是载货的码头,小家伙你沿着那路往东行上约莫三里路左右,那边才是是渡客的码头。”说罢指了指东边一条路。

诸葛云抱拳道:“如此便多谢这位大哥了,小弟告辞。”说罢拨马往东而去。

那头目望着诸葛云远去的背影,暗道还以为是官兵来了。不过这一带的官兵早已被上头收买了,又怎么会有人来查探呢?最近诸事不顺,看来是自己神经绷的太紧了,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的,若被其他头目知晓此事,说不准又要取笑自己一番。想起那些嘲笑自己的面孔,这头目便火大,暗自想道:待的办完这次差事,便过江去扬州找个粉头来消消火,去去霉气。

诸葛云一路策马疾驰,片刻功夫便到了另一处码头,只见码头上排着长队,都是些等着过江的百姓。诸葛云策马来到近前,只见码头上几名衙差正在维持秩序。诸葛云翻身下马,牵着马走到排队的百姓最后,准备排队过江。

一名衙差转身见到诸葛云牵着马站在那队列最后,当下大声喝道:“喂,你干嘛?”

小主,

诸葛云被那衙差喝问,当即一脸懵逼地回道:“干嘛?过江啊!”

那衙差一脸鄙视地手指向一处地方,说道:“若要带马过江,就排到那面去,马匹另付费用。”

“额?”

诸葛云顿时懵了,转脸看向衙差所指之处,才发现方才自己没注意,原来旁边排着一个队伍,不过人数不多,都是些衣着华贵之人,大多是牵着马或坐着轿子等着过江,看起来非富即贵。原来渡个江还这么讲究啊?当下诸葛云歉意地一笑,拉着马排到另一支队伍之中。

那支队伍的人见有人排到后面,纷纷侧目看来,只见是个浑身脏乱不堪,一脸风尘仆仆样子的少年,手上还牵着匹劣马。顿时不由得纷纷皱起眉头,露出鄙视的目光,并向前挪动一点,以保持与诸葛云之间的距离。若非看到诸葛云还背负着一杆长枪,看起来就不像善茬,那些高贵的老爷们说不得早就大声呵斥起来了。

诸葛云察觉到那些人异样的目光,暗自笑笑,也不与他们计较,只静静地等待渡船的到来。旁边那支队伍的百姓们,渡江坐的都是些单桅小帆船,一船不过载个十余人,不过胜在船多,因此队伍前进的极快。每艘小船靠岸后,船老大站在岸边,每个上船的百姓收上十文钱,待的百姓坐满小船,船老大便先去衙差那里陪着笑,将方才收来的铜钱拿出两成,交给衙差,这才点头哈腰地回到船上开船过江。这渡口一日下来少说也得来往个上百艘船,这几个衙差看来收入颇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