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海族抬眼望去,只见一位金衣力士,手擎玉帝敕旨,径直朝着水府而来。
慌的泾河龙王,赶忙整衣肃容,焚香接旨。
金衣力士传旨完毕,便回返天庭。
泾河龙王谢恩之后,拆开圣旨查看,只见上面写道:
“敕命八河总,驱雷掣电行;
明朝施雨泽,普济长安城。”
旨意上时辰、数目,与那先生判断的毫发不差。
泾河龙王顿时慌了神,往日行雨何时下、下多少全由他说了算,今日怎会有天庭文书限定?
泾河龙王转头向身旁众海族急道:
"这世上竟真有这般能人!能通天地知风雨,我怕是要输给他了!"
这泾河龙王哪能想到,观音菩萨为了引他入局,竟然亲自上天去求玉帝下了这道旨意。
此时,龙王身旁的鲥军师上前奏道:“大王莫慌。”
身旁鲥军师见状,上前奏道:"大王莫慌。”
“要赢那算卦的有何难?臣有一计,定能让那厮哑口无言。”
龙王虽有些迟疑,却终究改不了争强好胜的性子,便问道:“不知是什么办法?”
鲥军师压低声音道:
"只需行雨时错开时辰、减些雨量,他断卦不准,何愁赢不了他?”
“届时砸了他招牌,将他赶出城,还不是易如反掌?"
泾河龙王一听连忙说道:
“对,天下哪条龙下雨能分毫不差,之前私自下雨的多了。”
“我只是让他早些下雨,部分洪涝地区少下点,其他地区多下点,又没害那算卦的性命,只是为了护我龙子龙孙,将他赶走想必也不会受到什么严惩。”
旁边的众水族也纷纷附和道:“此言在理,在理。”
到了第二日,泾河龙王点齐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直至长安城九霄上空。
他故意捱到巳时才开始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停,降雨量也仅有三尺零四十点,比算卦先生所言改了一个时辰,少了三寸八点。
降雨结束后,泾河龙王遣散众将,按落云头,依旧化作白衣秀士,径直闯入西门里大街上的袁守诚卦铺。
泾河龙王二话不说,将招牌、笔、砚等物一股脑儿地砸了个粉碎,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观音菩萨坐在椅上,神色镇定,纹丝未动。
泾河龙王见状,又抄起门板便要打,口中骂道:
“你这妄言祸福的妖人,竟敢蛊惑人心!你算的卦不准,言语还如此狂妄!”
“说今日下雨的时辰、点数全不对,你竟还安然高坐!”
“快些趁早滚蛋,饶你一条死罪!”
观音菩萨面色平静,仰面朝天冷笑道:
“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倒是你,恐怕死罪难逃!”
“别人或许好瞒,却瞒不过我。”
“我认得你,你不什么秀士,而是泾河龙王。”
“你违抗了玉帝敕旨,擅自更改降雨时辰和点数,已然犯了天条。”
“你在那‘剐龙台’,恐难躲过那一刀之刑,还敢在此骂我?”
泾河龙王听后,顿时心惊胆战,毛骨悚然。
他心里清楚,若对方只是猜中了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无非也就是天上的仙官知道一些内幕。
可他如今说自己要上那斩龙台,这是玉帝下来的处罚,若是他连这处罚都能算出来,那就不是一般的神仙了。
泾河龙王急忙丢下门板,整理衣衫,伏地行礼,向观音菩萨跪下说道:
“先生莫怪,方才只是戏言,岂料弄假成真,真的违犯了天条,这可如何是好?”
“望先生救我一命!不然,我死也不会放过你。”
旁边的百姓得知眼前之人竟是保佑他们风调雨顺的龙王爷,且马上就要被处死,也纷纷向观音菩萨所化的袁守诚求情。
观音菩萨淡淡一笑,说道:“我救不了你,只能给你指条生路。”
泾河龙王感激道:“还望先生指教。”
观音菩萨说道:“明日午时三刻,你将在人曹官魏征处受斩。”
“你若想活命,需立刻去求当今唐太宗皇帝。”
“魏征乃唐王驾下的丞相,若能求得他的人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泾河龙王闻言,含泪拜别而去。
他心里清楚自己是遭人算计,惹上了不该惹的人,可眼下别无他法,只能指望唐王看在自己保泾河周边风调雨顺的份上,救自己一命。
观音菩萨见泾河龙王朝着唐王所在方向离去后,默默收起算卦摊,行至一个拐角处,身形一晃,便消失在原地。
而观音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没多久,一群百姓便呼啦啦的来到城中一个庙宇中,齐刷刷的跪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