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等靠要的思想要不得

对于无数希望创业,正在准备创业或者已经创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关人才而言,这种激励力度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毕竟对于初创业者而言,白手起家的难度肯定是最大的,如果能够得到一笔30万的起步资金,面临的困难自然会降低很多。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高新区那边负责评审的专家组,几乎每个礼拜都在忙着评审有关的项目申请材料。

截止到年前。

也就是1月19日。

高新区总计收到了将近700份申请,这个数量看似不多,但是如果把每个项目都跟一个科技型企业雏形挂钩的话,那这个数量就非常之罕见了。

“黎书记,目前我们总计收到了712份申请材料。”

“按照专家组那边的统计,通过初评的一共是219份,通过二审的是103份,目前初步核算,最终能获得资助的是31个项目。”

“通过率目前应该是5%都不到,接近4%的样子。”

黄江市委。

副书记办公室里。

解军极为详细地汇报了整个创业孵化项目的执行情况。

这一次落实有关的项目,解军的确再一次见识到了黎卫彬的果断和能力,当然,他也越发能体会得到黎卫彬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实际上。

此前高新区获批国家级产业园之后。

不管是高新区内部,还是黄江市范围内,唱赞歌的人的确不少,甚至有些人已经出现了自信心膨胀的情况。

包括解军自己。

也认为有了这块牌子,接下来高新区的发展肯定会一日千里。

然而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黎卫彬仍然没有坐等支持,而是趁热打铁,继续推动落实了这个孵化基地的项目。

而且当初提出这个项目的时候。

其实是有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的,据说就连常委班子里意见也不是十分统一,认为这个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大,回报率太低。

结果黎卫彬仍然强行推动这个项目获得了通过。

就目前来看,这个项目的确算得上是放眼长远之举。

将来这个项目如果真的能够孵化出一家百亿,哪怕是过十亿的高科技企业,恐怕结局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老解啊,这个项目的意义有多重要我就不反复重复了。”

“我们高新区眼下看似一片前途大好,但是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上,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

其实在黎卫彬看来。

不管是在生活中也好,还是在工作中也罢。

问题本身构成本质还是利益得失。

他黎卫彬在这个位置上,完全可以隔岸观火,而不用去费尽心思,最后甚至落个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