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又是松和食品

黎卫彬是一个好苗子。

不管是潜力还是眼光都远超儿子年学成。

但是能力是没有最大值的,潜力在变成成绩之前也仅仅只是潜力。

松和县这个地方,能够给黎卫彬沉淀出很多东西。

只要能在松和县完成能力和思想上的转变,十年后黎卫彬未必就不能走到陈正清所处的位置。

一旦处于同样的这个位置,相较于陈正清,黎卫彬的年龄优势太大了。

他们江南,未必就不能再出一个何方舟那样的人物。

……

四月中旬。

一直到4月20号这几天。

出任县委书记以来,黎卫彬首次对松和县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

这次调研的重点是县城的各个机关部门。

调研中,黎卫彬通过干部约谈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摸底,重点是督促工作责任落实的问题。

与此同时。

黎卫彬还亲自走访和调研了几个乡镇的工作。

在这一轮工作调研中,黎卫彬多次强调了发展的主动性问题。

然而对于这些更偏向于常态化的工作,松和县官场却格外地关注黎卫彬最近提出的一个组织人事观点。

4月17号这天。

在县委副书记李富贵的陪同下,黎卫彬前往县委组织部,专门听取了关于干部工作的情况汇报。

在汇报结束后的讲话中,黎卫彬极其明确地谈及了全县的干部工作,尤其是干部培养和提任工作。

首次提出要大胆启用年轻干部,注重35岁以下的青年副科级领导干部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强调青年干部不要坐在机关里,而是要真正深入基层一线。

并借此机会告诫县委组织部,要进一步扩大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吸收通道,加强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

小主,

这一番讲话一经传开,自然在松和县的官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尤其是一些35岁以下的年轻科员,联想到黎卫彬最近两年启用的干部里面,青年干部明显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不少人都认为接下来松和县的官场肯定会出现一批很年轻的科级干部。

而这种趋势的出现,自然对他们这一批人极为有利。

对于自己的这种看似无心插柳,实则导向性极为明确的动作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黎卫彬其实并不会刻意去关注。

在县委书记这个位置上任职的时间越长,他越发明白举重若轻这四个字的意思。

当然了,眼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

4月18号这天。

燕宏再一次回到了松和县,而且专门跟黎卫彬约了时间见面。

酒店的包厢里。

两人并没有立即谈及工作的事情,而是闲聊了一会儿。

边上的潘瑞则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正襟危坐的样子,时而忙着招呼服务员布菜,时而给领导和那位燕董添茶倒水。

“其实你问我这个问题,多多少少有点缘木求鱼。”

“官场的这一套我了解的不多,但是说到搞区域经济一体化,成绩最好的应该是东海吧?”

“他们的路子很明确,无非就是一个中心带动多级城市共同发展,反观容城市这几年的做法,走的路子就正好相反了,应该是强省会的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