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子近侍,对谢宁大夸特夸!

“求你妈个头!”

老早就磨刀霍霍的张启鹤怒骂出声,恨不能跟谢宁一样冲上去杀了他胡人一两个。

议谈就此彻底失败!

胡人使者们走了之后,屋内寒蝉一片。

所有文官武官,无一人提前离场,也无一人向廖吉昌表达后悔之意。

廖吉昌沉默良久,起身拳头狠狠砸向桌面,“开战!”

*

赵小脚陆路水路晃荡半个月,终于到了宿川城,此行他先到的西北最大的云州,刚一进入城内就觉得大街上的百姓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样,每个百姓脸上都精气神满满,无一人像京城吸食逍遥散那般萎靡颓废。

那块给吴氏杏林立的功德碑,他已经看见。

但心里有数是一回事,实际看见了又是一回事。

如此朝气蓬勃,人人都精气神饱满的样子,他得有多久没见到了。

在云州住了两碗,他更是见识到了科举小三元谢宁的威名,西北此地几年干旱,分明是瘟疫大起的苗头,但城里却无半点闹人瘟的迹象,找来驿站管事的一问。

好家伙!

不管是之前的逍遥散解毒方子,还是后来的瘟疫、羊毛瘟,能彻底根治,杜绝蔓延全都托了谢宁谢小三元的福。

云州百姓无不是对谢小三元感恩戴德。

不光如此,科举文坛之风更是吹到了市井寻常百姓当中。

他那番布衣寒门,凭什么不能出头,凭什么奴隶孩子生下来还是奴隶,世家的孩子生下来还是世家,旧食堂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和言论,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

所有普通出身的孩童无不视他为偶像。

所有科举路上龋龋独行的学子,没有不拿他当标杆。

赵小脚还打听到,那小三元谢宁科举考中之前,家里连油灯都点不起,每日读书都得要在家中破漏的厨房取暖取光。

如此艰苦的环境,他却能连续打败一众西北世家子弟,连连在科举场上取得魁首,简直堪称不世之材。

这样一个在黄泉与世家博弈关口冒头的人才,简直是给靠光开科举,打压世家的皇帝大大提起,赵小脚当即就决定得在折子上大夸特夸谢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