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寒看着三位谋士失态的模样,心中也是畅快淋漓。他接着又将【大型铸器工坊】、【大师级甲胄工坊】、【天马苑】、【神机箭坊】、【轰天雷火器总厂】等建筑的大致功能和建造时间简略地说了一遍。
每多说一种建筑,三位谋士的眼睛就亮一分。当听到连火炮工厂都能快速建立时,王猛和张良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困扰南境发展的最大瓶颈——时间、资源、技术,在这些“神物”面前,似乎都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原本看似艰巨无比的冬季备战任务,此刻变得清晰可行,甚至充满了无限的潜力!
书房内,之前的凝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言喻的兴奋和高昂的士气。
有了这些系统建筑的支持,苏寒的北伐之路,将铺上一条前所未有的高速通道!
看着三位顶级谋士激动不已、仿佛瞬间扫清所有阴霾的模样,苏寒心中豪气顿生。他知道,现在不是吝啬积分的时候。
“三位先生所言极是!”苏寒的声音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时间,确实是我们当下最宝贵的资源!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在未来的战场上付出血的代价!既然有此天赐良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
他目光扫过王猛和张良:“景略先生、子房先生,你们认为,这【神武校场】,我们应建几座为宜?”
王猛沉吟片刻,道:“主公,此校场虽神妙,但容纳亦有上限。我军新兵二十七万,若仅建一座,轮换训练依旧耗时。依猛之见,至少需建两座,方能保证在开春前,让所有新兵都经历至少一轮完整的速成训练。”
张良则补充道:“景略所言甚是。若条件允许,能在南境三州各建一座,则最为理想。如此,既可就近训练,减少兵员调动之苦,又能互为备份,确保训练不辍。三座校场同时运转,足以在三个月内,将所有新兵的基础素质和战技提升到惊人的地步!”
“好!”苏寒听完两人的分析,再无犹豫,“那就三座!岭州、越州、衢州,各建一座【新兵训练校场】!”
他又看向陈宫:“公台先生,校场选址之事,需尽快落实,务必选择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之地。”
陈宫立刻应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即刻去办!”
除了训练,装备也是重中之重。苏寒接着说道:“兵马欲强,必先利其器。训练与装备需同步进行。【大型铸器工坊】和【神机箭坊】也必须尽快建立起来,满足大军基本的武器和箭矢需求。”
他再次看向王猛:“景略先生,依你看,这两种工坊,初期各建几座为宜?”
王猛迅速心算了一下:“主公,三十万大军所需兵甲箭矢,数量极其庞大。【大型铸器工坊】,初期至少需建五座,分布三州,方能勉强满足基础兵器的换装需求。【神机箭坊】消耗巨大,亦需至少五座,才能保证箭矢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