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夏侯敬德行事谨慎,并未中计,叫他一番设想落空,只能狂怒一番,退回三泉城。
……
且说兰州,金城。
清风堂中,杨皎早早醒来,习惯性摸了摸左侧床榻,不出意料地落空。
一时,神色落寞,夫君出征许久,不知情况如何了。
略躺片刻,她下了床榻,来至梳妆台旁。
巧惠听闻动静,上前道:“娘子起身了?”
杨皎轻点螓首,端详一会铜镜里的容颜,问道:“秾哥儿醒了吗?”
巧惠笑道:“小郎君睡得正香,乳母照看着呢。”
杨皎轻“嗯”一声,到底心中牵挂,起身来到一间暖阁,只见摇篮上,襁褓之中,一个白白嫩嫩的婴儿,蜷缩着小手,打着小呼噜。
一旁乳母侍立,见了她便要行礼。
杨皎摇头制止,抚了抚秾哥儿脸蛋,拢了拢小被褥,凝神细看一会儿,面上难掩笑容。
一刻钟后,她轻声出了暖阁,回返堂中,任由小丫鬟给她梳妆,一面吩咐巧惠。
“今日是重阳佳节,不可怠慢,你吩咐小厨房,蒸些糕点。”
夫君虽然不在,但阿娘交代了,今年家中添丁,正是一件喜事,又逢佳节,正该庆贺一番,热闹热闹。
“是!”巧惠脆声应下,“娘子预备做什么花样、馅料?”
杨皎想了想,温声道:“阿娘上了岁数,不爱油腻,便用豆粉蒸一笼,佐以红枣、板栗、杏仁末,好克化。”
“鸾儿喜香气,爱颜色,便用黍秫粉烙一屉,佐以桂花、蜜饯。”
“秾哥儿……秾哥儿便用粟米粉,添少许蔗浆、羊奶,莫要放多了,再备上五色彩旗。”
三个月大的婴儿,自然吃不了这糕点,预备着不过为了节庆。
“是!”巧惠凝神细听,一一应下。
杨皎忽又想起什么,嘱咐道:“莫要忘了夹馅,印上双羊。”
这是应景,取“重阳”之意。
“哎!”巧惠郑重点头,笑道,“娘子当真心细如发,老夫人、鸾姑娘、小郎君的口味都照应齐全。”
“却不知娘子自个想用什么馅料?”
杨皎笑了笑:“便用素日常用的,不必折腾,添些蔗浆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