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洋州,兴道城。
裴行基率领败军撤离,于城外驻扎。
帐内,崔孝宽面露惭愧:“下官计策无用,以致兵败。”
“胜负乃兵家常事。”裴行基摆手道,“不必耿耿于怀。”
“我已向陛下上书,派遣援兵前来。”
“来日,重整旗鼓,再与郭雄一决胜负便是。”
“将军胸怀宽广。”崔孝宽赞叹一声,转而说道,“郭雄堪为当世名将,锋芒正盛,须得暂且避让。”
“依下官愚见,待援兵一至,不妨先取壁州,再夺集州,成犄角之势,包围梁州,再徐徐图之。”
裴行基笑道:“此为稳妥之策,必然无错。”
他蓦然提起一事:“此前,高楷舍下梁州不取,转而攻打兴州。”
“莫非,早已料到这郭雄,能征善战,故而暂避锋芒?”
越想越有可能,不由汗流浃背:“高楷,竟有未卜先知之能?”
崔孝宽吃了一惊,断然道:“绝无可能!”
“高楷未和郭雄交手,此前也不曾有名声传扬,他如何得知,这郭雄颇有用兵之能?”
“我料,高楷必然和我设想一致,先行夺取凤、兴、利三州,以合围梁州。”
裴行基舒了一口气,缓缓道:“所幸,他无神鬼莫测之力,否则,我等寝食难安。”
“依崔记室高见,若要先取壁州,可有良策?”
崔孝宽笑道:“却是正巧,壁州刺史与我,本是故交,意气相投。”
“我愿前往诺水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他献城归降。”
“如此甚好!”裴行基大喜。
两人正商议时,忽见一员斥候匆匆来报:“禀将军,兴州传来军情,刺史蒋殊大败,高楷已攻取长举、鸣水二城。”
裴行基惊叹道:“高楷,果然名不虚传,战无不胜。”
区区数日之间,便尽取兴州二城,想必过不了多久,这兴州尽在掌握。
而且,听闻鸣水县鬼卒肆虐,杀人无数,也不知高楷如何将其铲除的。
崔孝宽皱眉道:“若我所料不错,高楷下一步,必取利州。”
裴行基面色肃然:“兵贵神速,看来,我等须得尽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