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可有良策?”
司马杨茂不假思索:“此事易如反掌。”
“高楷既然来到沮水旁,我等不妨利用一番。”
“哦?”蒋殊颇为好奇,“杨司马有何妙计?”
杨茂笑道:“高楷大营正驻扎在沮水下游,而上游五里处,正是一处江堰,作储水之用。”
“刺史可派人,前往此地,以土袋堆积堤坝,断绝沮水。”
“待高楷率军渡河之时,点燃火把为号令,掘开堤坝,引大水漫灌。”
“高楷毫无防备,必然大败。”
“果然妙计!”蒋殊抚掌大笑。
想了想,他补充道:“高楷诡计多端,难保不寻他处逃生。”
“须得在其必经之路上设伏,一举将他擒杀。”
“这有何难。”杨茂笑道,“高军大营上游,约莫三里处,便有一处渡口,名为嘉陵渡,是最狭窄水浅之地。”
“高楷遭水淹之计,必然从此地渡河。”
“我愿引一千兵卒,于嘉陵渡设伏,待高楷残兵一至,保管叫他有来无回、死无全尸。”
“好!”蒋殊大为赞叹,“杨司马足智多谋,依我看,高楷麾下长史杨烨,也远远不及。”
“刺史谬赞了!”杨茂骄矜一笑。
“若非刺史提早派人,将沮水之上数座浮桥,一一毁去,下官这雕虫小技,怎能施展?”
蒋殊摆了摆手:“我不过未雨绸缪罢了。”
“既如此,孙承嗣,你可率一千兵卒,前往江堰埋伏,堵塞沮水。”
“见下游火光四起,便决堤放水,不得有误!”
“是!”孙承嗣俯首听命。
至于杨茂,当即领一千兵卒,前往嘉陵渡设伏。
“杨烨,不过沽名钓誉之徒,名不副实,我杨茂,方才是弘农杨氏王佐之才。”
他一直不忿,杨烨这名不见经传之辈,竟辅佐高楷攻取陇右、河西两道,声震四方。
如今,有机会和杨烨一较高下,自是拼尽全力。
可惜,他并不知晓,杨烨并未随军而来。
……
话分两头,高军将士饮水解渴之后,便在营中休憩。
高楷放心不下,正在营中巡视,一抬头,忽见沮水上游,两道黑气纠缠而来,吞噬周身气运,不由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