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老身家中,只剩我一人,老伴走得早,大郎、二郎死在战场,尸首也不见。”
“唯有三郎,前些时日大旱,家中没了口粮,前去乞讨,却不知去向,不知何处去了,唉……”
老妪仿佛许久无人可倾诉,一时间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家事。
高楷闻言默然。
良久之后,他嗓音低沉道:“老人家,不知令郎长相如何,我可设法张贴告示,或可寻得下落。”
“老身有……有一张三郎的小像。”老妪神色激动,摸索着,取出一截皱巴巴的衣袖,颤抖着展开。
高楷仔细一观,见这三郎长相奇特,阔脸方口,耳垂颇大,眉心处,有一颗黑痣。
不由颔首:“我已记下,若有音讯,必定告知老人家。”
老妪一时泪如雨下,颤抖着便要下拜:“谢郎君……谢郎君,佛祖保佑!”
高楷连忙扶起:“使不得,快请起!”
将这老妪搀扶至万佛寺正门,见这落日时分,仍人声鼎沸,往来信众络绎不绝,香火缭绕,不由拧眉:
“佛门,果然擅长笼络人心。”
这万佛寺有三道门,正中一座大门,颇为高耸,刷大红漆,镶嵌三百枚铜钉,其上一块黑底鎏金牌匾,上书“万佛寺”三个金字。
门口两侧各有一尊石狮子坐镇,轩昂威武。
这中门名为不二门,只许高官大族之人来往,似寻常百姓,贫苦人家,可没这个资格,只能走左右两侧,解脱、般若这两座小门。
此刻,中门外,数个知客僧,见到身披绫罗者,点头哈腰,却对高楷及老妪二人不屑一顾。
高楷眉头微皱,由右侧般若门进了寺庙。
这万佛寺建筑华丽庄严,飞檐斗拱,恍如皇宫大院。
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殿宇巍峨耸立。
两侧,伽蓝殿、钟楼、鼓楼,藏经阁,应有尽有。
放眼望去,这万佛寺上空,一道道香火冲天而起,仿佛银河倒卷,汇入正中大雄宝殿之中,几乎凝成实质,化作一尊释迦牟尼佛像。
“香火如此鼎盛,怕是这大乘佛国国运,也无法媲美。”高楷百思不解。
“然而,却置于都城之中,皇宫以北,岂非太阿倒持?”
高楷与老妪二人,至天王殿,便只能止步,不得前往大雄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