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楷摇头失笑:“你有王佐之才,可不能粉身碎骨。”
“有朝一日,你必能礼绝百僚,宰执天下。”
杨烨激动得浑身发抖,拜伏在地,却一时口拙,只得谢恩不断。
高楷降阶将他扶起,温声道:“你不光是我股骨之臣,更是我大舅子,不必如此多礼。”
一番话,说得众人面露笑意。
“谢主上!”杨烨心中感动,只觉此生得遇明主,必要拼尽一身才华报效。
高楷转而开口:“登善亦追随我多时,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不可不封赏。”
“传令,授褚登善为凉州刺史,处置军政之事,安定民心。”
“窦公,有劳你修书一封,传达军令。”
褚登善奉命镇守广武,并不在金城,只能派人前去宣令。
窦仪颔首道:“遵令!”
众人听闻,既赞且羡,褚家当真大兴,父亲褚谅为鄯州刺史,儿子褚登善为凉州刺史,父子两人齐为封疆大吏,着实显赫,叫人羡慕不已。
并且,鄯、凉二州,为陇右、河西二道首善之地,重中之重。
主上却任命父子二人坐镇,可见信重。
顿了顿,高楷复又开口:“此战得胜,仰赖诸位将士浴血厮杀,奋不顾身。”
“传我军令,杀猪置酒,犒赏三军。”
“另,封赏有功将士,抚恤伤亡,不得有误!”
“是!”杨烨拱手应下。
诸事商议完毕,众人告退,高楷回转后宅,与张氏、杨皎、敖鸾相见。
“孩儿拜见阿娘!”高楷叩拜道。
“快起来!”张氏满脸喜色,一迭声道,“我儿征战辛苦,却是清减了。”
高楷笑道:“只盼于国于家,儿皆有所助益,便是形销骨立,儿亦心甘情愿。”
他转而看向杨皎,眉眼温和:“夫人别来无恙,身子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