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截止1979年年底,从北望到朗山,在到宝堰公社,简直就连成了一片巨大的建设工地。
北朗特级公路、北望新城、北望南城工业园区、朗山新城、宝堰农资大市场同时开工。
这个年代的拆迁比后世要容易的多,建设队伍除了本地的建筑公司,也进驻了很多神秘的建筑队伍。
段成君的汇报材料,让三号首长的目光也非常有兴趣地经常审视北望地区的发展模式。
这使得从京城到省府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向北望地区大量倾斜。
这种积极的探索,因为有苏豫的存在,而成为了一种必然,所有大佬们都非常希望尽快能看到一个令人兴奋的结果。
宝堰的农资大市场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全力以赴建设的几家高中低档宾馆,在年底前都相继完工。
这个时代的宾馆谈不上豪华,但相较于普通的旅社,配套设施都已经算是非常完善了。
几家宾馆刚一开业就爆火,各地来112工程提货的车队都有了不错的食宿安排,大宝山的旅游资源也隐约有了冒头的迹象。
外面热火朝天的景象与安宁的元宝大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如今元宝大队社员们的小日子,那叫过得一个美。
今年的粮食又是一个大丰收,产量让社员们一个个惊叹不已,好在有去年的红薯高产垫底,也都知道是苏豫提供了好种子的结果,所以也没有过于大惊小怪。
干农活的基本上都被编入了农机小组,剩下的百分之六十的社员基本上都进入了各个工厂上班拿工资。
酿酒厂、饲料厂效益都非常好,这个时代完全就是卖方市场,只要你做出来,就没有卖不掉的。
除了早先的那几个厂,大队里一些胆大活络的人也都纷纷开起了纸箱厂、粮油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等,元宝大队真正的进入了发展的正循环阶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上来元宝大队参观学习的人与日俱增,村庄里的餐饮、住宿也火了起来。
赵玉贵完全成了接待大使,随着新大队部的落成,他也忙得脚不沾地,但也乐此不疲。
新大队部设立的村史陈列室,居然还有一间很大的汇报厅,苏豫成了这里的常客,向来元宝大队取经的各路人马宣传政策,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