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杨御藩

江宁听完之后,一脸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郭大人所言极是。”

这时,一旁的老魏也赶忙点头附和,脸上堆满笑容说道:“郭大人,如此一来,您可是大赚特赚呐,当真是可喜可贺呀!”

郭允厚闻言,赶忙笑着回应道:“哪里哪里,这份功劳,我老郭怎会独自享用。

江大人和魏公公在此事中,同样是出了大力的呀。”

随后,江宁开始着手做接下来的安排。

他决定由信王朱由检暂时镇守大同,让黄道周在一旁协助。

至于查抄贪官污吏所获得的赃款,全都登记造册之后,存放在知府衙门,由锦衣卫负责看管。

安排妥当后,江宁便起身与老魏一同前往大同镇军营,准备调兵遣将。

二人来到军营之中,只见大同镇总兵杨肇基和宣府总兵黑云龙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江宁开门见山,径直说道:“杨总兵,接下来大同的防务就交到你手上了。

你要尽快招募兵丁,务必将空缺的名额全数补齐,同时随时密切关注蒙古部落的动向,以防他们领兵犯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肇基赶忙领命,说道:“江大人放心,末将这段时间已经安排人手在招募新兵了,要不了多久,大同镇便能满员满编。”

说完,他又面露难色,犹豫着说道:“江大人,只是这大同镇的军饷……”

江宁知道,如今九边的情况,吃空饷日益严重,朝廷对此也是知道的,采取的措施简单粗暴,但凡上的军饷,往往只发一半。

听闻此言,笑着说道:“杨总兵,您不必担忧。等此次差事办完,我回京城之后,定会向天子上奏,日后大同镇和宣府镇的军饷,都会足额发放。”

杨肇基听闻,顿时如释重负,他最担心的就是江宁压根不提及军饷之事。

就连一旁的黑云龙,听闻此言也顿时兴奋起来。

宣府镇登记在册的兵员数额为九万,然而实际却仅有七万。

不过好在黑云龙这个人还算靠谱。

当初江宁与袁可立等人路过宣府镇的时候,黑云龙便坦诚地将实际兵员情况交代得清清楚楚。

对于这种情况,江宁和袁可立也表示能够理解。

毕竟边镇情况复杂,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兵员的实际数量,黑云龙能如实相告,这份坦诚在当时便给江宁和袁可立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这时,江宁笑着对黑云龙说道:“黑总兵,接下来你带领手下人马前往八大晋商家族,准备查抄。”

黑云龙听完之后兴奋异常,心想这破天荒般的大功,终于轮到他黑云龙了。

一旁的杨肇基则一脸无奈,他心里清楚,大同镇如今兵员缺失、防务松散,他这个总兵难辞其咎。

好在江宁和袁可立帮忙妥善处理了这些棘手的问题,只要不被朝廷问罪,对他来说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至于这种立功的好事,他压根连想都不敢想。

随后,黑云龙便兴冲冲地开始调集兵马。

江宁对杨肇基简单叮嘱了几句之后,准备起身告辞,却发现身旁的老魏正一脸不怀好意地盯着杨肇基身旁的一位小将。

这时江宁也仔细望去,只见这年轻小将唇红齿白,腰细肩宽,面如冠玉,再配上一身戎装铠甲,颇有一番儒将之风。

顿时略感好奇,开口问道:“杨总兵,这位小将军是?”

杨肇基赶忙回答道:“回江大人,这是犬子杨御藩,现在军中担任千户。”

听闻此言,江宁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老魏就笑眯眯地说道:“当真是个人才呀,要不让咱家带回京师如何?”

听到这话,杨肇基整个人都愣住了。

要是江宁开口,他求之不得,巴不得让江宁把自己儿子带回京城,谋个更好的前程。

可开口的却是老魏,老魏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