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明英烈祠

从选址规划、用料做工,到工期安排、工匠挑选,事无巨细,一一交代清楚。

小主,

邓文明一边认真听着,一边不住点头。待江宁说完,他用力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江大人您就放心吧!

本侯一定把这差事办得妥妥当当,绝对不让您失望!”

听到邓文明如此坚定的承诺,江宁这才放心地离开。

江宁返回军营,就见李邦华领着两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来到跟前。

江宁一脸疑惑,问道:“李大人,这二位是?”

李邦华笑着介绍:“江大人,这两位便是茅元仪与孙元化。”

零零轻小说

江宁听完点了点头,茅元仪与孙元化二人赶忙行礼,说道:“下官见过江大人。”

江宁笑着说道:“如今,本官奉命整顿军营军务,正缺人手,故而将二位调来,还望二位能助本官一臂之力。”

茅元仪和孙元化赶忙回应:“能获大人信任,下官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后,江宁转头向孙元化询问关于训练神机营的事宜。

孙元化不愧是火器专家,讲起来头头是道,从火器的操作规范、战术运用,到日常维护保养,无一不精。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见解,那自信笃定的神态,仿佛眼前就陈列着各类火器,正在进行实地演练。

一旁的茅元仪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认同,对孙元化的专业素养深感佩服。

这时,江宁又转而询问茅元仪对神机营的看法。 联盟书库

茅元仪沉思片刻后说道:“江大人,神机营作为火器部队,与以往的步兵、骑兵大不相同。

下官对此倒是有些思路,但还需梳理整理一番。”

江宁点头,微笑着说道:“不着急,神机营往后就交给你们二位了。

往后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办。

要是碰到拿不定主意的,再来找本官。”

随后,李邦华带着茅元仪和孙元化离开了。

江宁则来到中军大营,一进营门,便看到里面堆满了从五军都督府搬来的兵册档案,那场面,简直堆积如山。

江宁见状,不禁感慨道:“都说破船还有三斤钉,大明如今虽说在走下坡路,可又何止三斤钉。

就眼前这些档案,怕是有上万斤了。”

没多会儿,李邦华匆匆返回。

望着江宁面前堆积如山的档案,面露难色地说道:“江大人,如今军营里武将倒是不缺了,可缺的是文武双全之人。

要不您再想想办法,抽调一些过来?”

江宁听了,一阵无语,转头没好气地说:“咱俩可是一同奉命整顿京营的,有事儿别光找我啊。

你以为文武双全的人才是大白菜,随便一拔拉就是一个?

我上哪儿给你找这么多人去?”

李邦华听了,老脸一红,有些尴尬地说道:“江大人,我知道如今将领不缺了,但基层军官太少,最好是那种能读书认字的。

要不您再琢磨琢磨办法?”

江宁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毕竟两军对战,不仅需要冲锋在前的猛将和坐镇中军的将帅之才,更得依靠基层军官。

如今军营里能识字的士兵都没多少,至于通过恩科武举挑选的进士,数量也远远不够。

突然,江宁眼珠子一转,说道:“我有主意了,咱们可以去吏部找找杨尚书。”

李邦华一脸若有所思,问道:“江大人,您可是打算把吏部存档的学子调入军营,担任军官?”

江宁点点头,笑着说:“正是如此。

如今在吏部备案的学子不少,这次咱们文武都要,并不局限于武举人、武进士。”

李邦华听完,面露为难之色,说道:“若是武举人、武进士还好说,可文举人、文进士恐怕不太好办。

如今大明重文轻武,只怕这些进士和举人不愿意来军营任职。”

江宁冷哼一声,说道:“来不来,可由不得他们说了算。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永乐朝时,成祖皇帝颁布过一道圣旨,但凡朝廷委任官员,若无其他原因拒绝赴任者,处以宫刑。

要么来当军官,要么去当太监,让他们自己选!”

李邦华听完之后,顿时感觉一股凉气直冲天灵盖,心中暗道:这江大人不愧是整天跟魏忠贤这个“活阎王”一起厮混的人,手段够狠辣!

只怕那些文人学子即便满心不情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