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永乐元年,新的一年在一场低调的出征中开始。
数十艘巢湖水师战船,数千兵马扬帆起航,向着海岸线而去。
秦王朱樉率军抵达泉州港口后开始补给。
海关负责巡查的千户送上了琉球地形图,并有一封朱重十对琉球的攻略计划书。
秦王朱樉、楚王朱桢、曹国公小公爷李景隆三人围坐在船上。
朱樉作为主将率先开口:“皇叔的意思是让驻军和土著联姻,让他们从深山里面下来。
六弟,大侄子,你们?”
朱樉将目光投向了朱桢,这政务这块让确实不如朱桢。
而且朱重十在琉球的治理上给出的第一条那就是能不动武尽量不动武。
毕竟大部分都是海外移民,土著这块以粮食和土地、村落等条件和他们谈。
只要愿意下山就给予相应的东西,对待琉球上都是仁慈的政策。
“二哥,咱们先过去建立一个桥头堡,顺带着在港口处先建立一个小城镇,驻军。
叔在信中明确的说明了先站稳脚的计划。
至于联不联姻到时候再说吧,反正他又不在琉球,也不清楚当地的情况。
治理海外流民的事情按照国内来吧,村镇县府的政策。
在琉球建立一府四县,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开始移民。”
李景隆并没有说话,他这次来是带着任务来的。
作为朱重十嫡系,交给他的任务是必须要完成,什么超分完成好。
秦王朱樉见这小子不说话,臭骂道:“臭小子,让你来不是当哑巴的。
你不言不语什么意思?
怎么着?表叔使不动你?”
李景林八面玲珑,赶忙起身笑道:“哪能,您是咱表叔,您说的话比圣旨还管用。”
“玩蛋去。你大表叔的圣旨能吓死你个瘪犊子。
说说你的想法!”
“咱是小辈,哪能有什么想法,听二位表叔的,您说什么干,咱就怎么干,你让咱往东,咱绝对不敢往西。”李景隆拍着胸口在表态。
至于这二位亲王想干什么,他是一点不表态,让的任务不是治理地方。
朱樉可以瞧不起李景隆,朱桢可不信,虽然他和朱重十是叔侄。
人家李景隆和朱重十可是爷孙俩,而且对于曹国公李文忠,他爹和他叔二人那更是疼爱,二人视李文忠为亲儿子。
朱樉一拍桌子笑道:“行了,咱们也说不出个啥来,还是先把港口修好了再说。”
朱樉大军在泉州补充了补给后顺风而上,很快抵达琉球的中部地区
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正是现在的台中市的沿海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