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妇人不能被写进功德簿

替身农妇养娃记 耕泽 1085 字 2022-09-13

祠堂里的功德簿可不是一般人能写进去的,况且她还是个妇人。把妇人的事迹跟祖宗排位放一起,受子孙后代祭拜。

在场的大老爷们难免心里有疙瘩,“老祖,梅娘出钱,大家感激她,但她毕竟是妇人,怕是祖宗们不愿意?”

“你问得好!”老祖粗哑的嗓音提高了几分,“今个我就解释清楚,免得日后有人嚼舌根。”

“大约两百年前,咱的祖先就定居在此。为了激励族人们好好建设家园,才有了功德簿。功德簿第一页有明示,凡是为村里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一律写进功德簿。以供子孙后代瞻仰祭拜。”老祖拄着拐杖,在厅里踱着步子。

这功德簿也算是族人的一种传承了,还透着点深厚的底蕴。

董梅规规矩矩的听着,此时是没有她说话的份的。

“祖宗并没有说,妇人不能被写进功德簿。”另一老祖的白眉毛还颤了颤,“若有不服的,就跟梅娘一起出钱买砖买瓦,咱也给写进功德簿里。”

这话怼得直接,看来这位老爷子是个直肠子,懒得跟人解释,直接来硬的。

他的话当然没人敢接下去。

那是要付出实实在在的银子的。

犯不着为了一个虚名而让全家人饿肚子。

“老祖说得有道理。”一汉子直言道,瞧着像是陈招娣男人李南平,“要说梅娘的功绩,不光是她要出钱修路,更多的是带着大伙儿办作坊,让我们都有活干。大家说对不对?”

“对对对。”

“咱不能有偏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得写明白了,让后世也看看咱是怎么起家的。”

这可真是怪了,陈招娣跟李南平完全不似一路人。

唉,这就是古代盲婚哑嫁的产物吧。

既然再没异议,老祖又强调了修路之事是件福泽后代的大好事。至于其他的防灾事情各凭自愿。

众人散去后,董梅就把拉碎砖瓦片的事托给了李勇,由他全权安排,她只负责出银子。

“叔,眼下您又要忙起来了。”

屯粮、修路、烧炭,这些事都得他起头。这个世上,大都以村子为单位,相互依附着生存。

很多事一两家是做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