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奚山没从他的表情语言里捕捉到任何油嘴滑舌,对池念的认知又多了个“脾气好得有点不真实”的标签。他很少和单纯至此的人打交道,突然交了池念这样的朋友,仍难以避免地用成年人的复杂眼光审视对方。

然后发现小朋友就是很单纯,很可爱,也很真挚。

池念说,“多亏遇到你”,那不是在和他客套,更没有别的暗示。

“还好。”奚山收回越飘越远的思绪,“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我也不希望看见自己经过的路段出了什么事的新闻。”

不过才过去了半个夏天,提起这事,池念的疙瘩已经完全没有。他“噗嗤”笑了:“你好烦啊,你之前说的‘相遇概率百分之一百’,怎么这样!”

“所以我们有点缘分啊。”奚山笃定地说。

不知道是说给池念,还是说给自己听。

和一个人遇见是偶然,想要认识是他的选择。后来有了另外的途径使得他们暂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是不是说明他们有缘分?

那么,或许他可以稍微往前走一步,别怕掉下悬崖。

奚山其实很信命,所以总爱患得患失。

奚山的店离池念住的地方有点远,他们开车,池念一路看风景变幻,不时发出“重庆果然是8D城市”的感慨。中途遇到立交桥有点堵,抵达时已经过了将近五十分钟。

江北的商业圈,光是找停车的地方又耽搁许久。

“早知道应该坐轻轨的。”奚山随口嘀咕,他把车钥匙放好,挎着一个运动腰包带池念往前,“还得走几步。”

池念以为奚山的书店会位置偏僻一些,会比较独特,但没想到开在全重庆流量最大的商圈之一。他跟着奚山迷茫地走,地下通道穿了好几个,即便工作日也摩肩接踵的地方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

时代天街四楼,临街一面,池念先看见了夺人眼球的一片蓝色。

书吧的门脸很小,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供顾客进入,蓝色的灯与帘子像青金石提炼后抹开的,明黄色对比鲜明地勾出书吧的名字:

阑珊。

是灯火阑珊处的意思吗?那开在商场周围,有点闹中取静的味道了。

书吧对面有星巴克,隔一个中庭就是电影院与一些餐厅,定位在懒人消磨无聊时光,走进来坐一坐拍拍照,就能耗尽整个下午或者晚上。

外面看着小,走过一段同样蓝得摄人心魂的通道后豁然开朗。一股幽幽的檀香味宣告这里别有洞天,并不刺鼻,就轻轻地萦绕着,先叫人沉浸在了书的氛围中。接着是金属质感的隔断,挂着几个形状奇特的艺术品。

见池念盯着他们看,奚山解释:“祝以明当年的毕业设计,放在家里长灰,我就找他借来放在这儿,提升一下逼格。”

“这样啊……”池念隐约想起这个名字是他学姐的原相亲对象,“他也是学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