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四大厂,现代产线的伟大构想!

“如果我直接配备大量现代化设备上去,不仅会浪费洼地的科研力量,更会损失进度”

“像是现在,先让他们接触这一整条产线,等到他们熟悉了,便会自己提出生产需求”

“这时候,我再下达科研命令,按需研究,按需制作!”

食物产线到底需要什么设备。

真要想起来,苏摩还真是一头雾水,并不清楚其中的弯弯道道。

不过,想清楚了供需关系后,他也不在乎,而是继续往下构思。

服装厂。

顾名思义,肯定是制备各类服装。

以洼地的现况为例,大多数人的衣服还都是穿越时候带过来的,连身换洗的衣物都没有。

这就导致了大多数人洗了衣服,如果第二天没干,就只能穿着潮湿的衣物继续工作,极为难受。

关于服装厂。

苏摩的要求不高,制造出来的衣服不管造型如何,只要能穿,能提供基本的属性即可。

冬天保暖,夏天清凉。

探险的服装能提供各项实用作用,战斗的服装能保护主要部位。

满足这些,就是优秀的服装厂。

而往后,在满足了内需以后,服装厂也可以进行改制。

逐渐演变成武器厂,战甲厂等等高科技工厂。

“衣服的原材料,这个倒是不难,之前从深海世界带回来的种子里,就有亚麻科的植物,只需要稍加培育,就能获得大片优质的原料,制作成麻布”

“更何况,我还有大岭花这种好东西,一料子下去,棉布也有,到时候人人都能盖上新的棉被,睡上新的床单!”

从古至今。

棉麻的工艺源远流长,想要复制这些已有的知识,并不难。

思索间,苏摩甚至已经想到了生产线所需的设备,以及最后缝制用的缝纫机等等器具。

综合来算,在四大厂里,建成服装厂的难度应该属于最低。

而到了后两个厂中的建筑厂。

便是苏摩野心的展现。

建筑厂并非是常规意义上的工地,施工队,也并非专门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

从选址,到给出设计图。

从获取原材料,到二次加工成为建筑用料。

从建筑,到最后落成。

建筑厂的职责同样很广泛,需要从现在开始,慢慢规划洼地的发展,逐步形成城市。

异族那种古代式的城池,发展起来太难,苏摩不想要。

现代化的平面城市,四散开来,防守难度又太高。

建筑厂的职责便是从中找出一个最优解,尽可能的融合几家之长,探索出适合在末日废土“生长”的人类城市!

“人才,我有,艾建强是职业建筑大师,只要安上印记让他复活,就能大大解决掉洼地底蕴这个问题”

“原料,沙石,土方,这新大陆上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完全不缺”

“设备,用于建筑的东西都讲究大巧不工,制造起来难度不高,很快便能到位,满足需求”

作为基建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这方面,苏摩一早就有了准备,自然现在也没有任何发愁。

当然,对于最后一个厂,他就有些束手无策了。

载具厂。

一个看似没什么用,但实则迫在眉睫的需求。

以古代人的脚力来计算,在没有发展出合适的载具之前,日行八百里便能成为传颂江湖的神话。

但在现代,普普通通的民航客机,也能达到九百公里每小时的恐怖巡航速度。

两者之间,相差的何止十倍,百倍。

就现在的形势,如果不大力发展载具。

自然谈不上聚拢更多的人口,探索更多未知的地域。

同时,没有厚重载具的保护,一旦和其他异族正面对上,人类孱弱的躯体马上就会成为大劣势!

“现在的情况是,就算我知道千里之外有一支人类的聚集地”

“我也没有把握能带着他们翻山越岭,一路回到洼地里来”

“但如果我能有坦克护航,有大巴车,越野车等载具,运输千把人不过谈笑之间”

“甚至这些战斗载具上数量了,一旦展开,那就是恐怖的钢铁洪流,谁能挡得住我!”

手指摩擦着地虎稍有模糊的挡风玻璃,苏摩目光悠悠,思绪万千。

所谓实业兴国,科技强国。

要想在废土上重新建立一座属于人类的王国,一座足以抵挡任何天灾的超级堡垒。

现代产线的恢复,是能否踏出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环!

换作是刚刚穿越过来,一穷二白的时候,这种前景,苏摩是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

坐拥大片领地和物资,拥有数十科研学者,以及上千职能不同的现代化人才。

加上可能会最近加入的数千上万幸存者。

想要实现这种想法,似乎已经拥有了无限可能!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