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小时八十公里,搭乘坦克和装甲车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够赶到,前提是越南军队沿途不设防,车辆不出现故障。至于一路上作战走过去的野战部队,将面临着道路不熟悉,层层有敌人偷袭的阻碍。更关键的是,他们自己都觉得部队人数不够,根本就不能做到留下什么部队一路驻防,不然部队到达目的地,还能剩下几个部队战士?
这就导致一个最具体的问题,攻击部队的穿插任务重,时间紧,打了一遍走了,我再走这条路的时候,又要和补防到这里的敌人再打一遍。
穿插部队一旦耽误了时间,就不能完成上级的任务,为了尽快到达地点,只能让部队的士兵们轻装前进,一路上必然会丢弃保命的食物和药品。
后勤遇阻,前线战士们一旦受伤,因为缺少医药,没有半点群众基础,他们的小伤将变成大伤,大伤将变成一个个的烈士,这就将形成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时团长,武器装备和食品、药品带足了么?这可是咱们战士保命的玩意儿,千万别丢了啊。”文建凡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作战部队马上就要进入潜伏地区,后勤部队要白天才会从念井出发。看着只相差半天的时间出发,基本上遇不到什么敌人,但现实是个什么情况,谁又能准确的知道呢。
就因为这半天的时间,文建凡在向上面反映情况的时候,还被指责成杞人忧天,贪生怕死。
“不就是几个越南鬼子么?咱们这么多部队,一个冲锋就打过去了,敌人还敢和我们对抗?他们只能望风而逃!”这是被红色电影洗脑了的。
“半天的时间而已,他们在前面进攻,我们又离得不远,没关系的。”这是乐观主义者说的。
“小文,我们知道你的意思,别怕,前线部队离我们很近的,周边还有和我们一起出发的部队,后续还有部队参战,咱们其实算是走在中间,很安全的。”这是和文建凡比较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管越军是前沿部署还是纵深防御,只要是越军和我解放军打阵地战,战场主动权基本都掌握在我军手里。越军工事不论多坚固,越军士兵抵抗多激烈,都注定失败。到解放军防守阵地,越军发起进攻时,越军的火力再怎么猛烈,士兵不管有多凶悍,仍难以撼动解放军防线。
越军打运动战、阵地战的经验欠缺,从其指挥员的战斗指挥到士兵的战术动作,都还不具备正规战的素质。按照我军的标准来说,越军还不能称为正规军,仅仅是装备了一些重火力的游击队。
游击战的精髓是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叫做游击战。
越南军队是我们国家的老将军们一手带出来的,他们会不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作战?那也太瞧不起那些老将军了吧?八十多公里的距离,就算前期越军不知道我们的动向,到了白天,他们总会组织抵抗的,不可能永远都畅通无阻吧?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受了一肚子气的文建凡趁着休息的时间写了一封信,把部队里面一些不合理的安排都一一写给了老爷子。三十年没打过仗,部队的战斗力是个什么样子,怎么和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比?装备怎么落后,战术安排怎么不合理,没有对出现差错的后续安排,盲目乐观,对出境作战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差指着某些高级干部的鼻子骂了。写完了信,心里的气也出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