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氏族盘根错节,想要赚点小钱,确实是比北边容易些,”周回淡淡道:“但是你想在人家手里分杯羹,那怕是自己立马就会变成那杯羹,被人分了吃。”
“可不敢在这里过!!”简大顺也举起双手双脚反对,“我刚才去买馒头的时候问了人家店家,你们知道此处的上等田,一亩得多少钱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还没回答,简大顺便脱口而出,“十五两!!尼玛居然要十五两!!我们那儿,一亩上等田才五两!他们居然要十五两!”
“十五两还不一定买得到,”周回接话道:“此地上等水田,都被各大氏族垄断了,一般是不会在牙行里流通的。
难得出来几亩上等水田,也都是被有路子的人给直接收走了,牙行都给人家留着的。”
简阳很好奇,“你怎么对这地方这么了解?难道你以前在这儿生活过?”
“明州吗?”周回问了声,却也不等简阳回答,就自己继续道:“明州我没生活过,但是我祖籍在隔壁江州,以前爹娘在的时候,我们偶会回去祭祖。
明州和江州,都算是南方比较丰饶的地区,风俗习惯很多都是相通的。”
“原来如此,”简阳点点头,又问道:“那照你看,咱们在哪儿落脚比较好呢?”
“再往南边点吧,”周回道:“建州,或者白云州。那里没有冬天,地力够足的话,一年三熟也没问题。”
“好好好,”一听这个在队伍里从来不发表观点的简三顺连连点头,“三熟好,三熟好,咱们正担心这会子再不翻地,会错过春耕呢!
若是真能三熟,那这一季错过了,往下还有两季可种呢!”
“对对对,”简大顺也疯狂点头,“能多种庄稼的地方,都是好地方!”
几人正说着话呢,就见欢喜带着简钱和松子来了。
欢喜朝着正吃着豆娘给单独做的金丝卷和莲子粥的阿瑶,欢快道:“小姐,咱租的船到港了,你要不要瞧瞧去?!”
昨日就到了明州的简氏里外众人,当天就已经去了码头租了船。
不过他们这回改走内陆河运,不走海路了。
毕竟海上风浪大不说,说不定还有倭寇。
虽说走内河得绕河道,需要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只要船够大够豪华,阿瑶说时间长一点也无所谓。
其实她本来是想买艘船的,不过在众人苦口婆心的劝阻之下,阿瑶最后还是答应了用租赁代替买卖。
不过昨天码头上停靠的船只,阿瑶一艘都没看中。
还是人家船老大说,今日会到艘三层的豪华客船,阿瑶才说可以等等。
要不然,转头人家就要去船坞看新船去了。
昨日欢喜付了船老大二十两的定金,说好了今日若是船看得满意,再付一百八十两,就能把大船,以及船上的七八个船工都定下来了。
这会子大伙儿听欢喜说穿来了,自然高兴不已,于是饭.......还是要吃的!
一群人端着饭,捧着碗,呼啦啦全往码头跑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