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输在心态还不如输在起跑线1

情绪易波动这类人往往情绪不够稳定,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入焦虑、沮丧或者愤怒之中。例如,在工作中,仅仅是被上司指出一个小错误,就可能一整天都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无法正常开展后续的工作。他们的情绪像暴风雨中的小船,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左右。

在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可能因为朋友的一句无心之语就大发雷霆或者暗自神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这种情绪的易波动性使得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难以保持冷静和理性。

缺乏自信与乐观输在心态上的人通常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总是持怀疑态度。他们在面对挑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克服,而是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比如在参加一场考试之前,他们不是积极备考,而是不断地担心自己考不好会怎么样,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影响他们的实际表现。

他们也缺乏乐观的态度,总是看到事情的阴暗面。在一个新的项目开始时,他们更多地关注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风险,而忽视了潜在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这种缺乏自信和乐观的心态,使得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

容易放弃和逃避当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这类人很容易就选择放弃或者逃避。例如,在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时,一旦遇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操作上的困难,他们就不想再继续努力,而是找各种借口放弃学习。

在职业发展中,如果面临职场竞争的压力或者工作上的难题,他们可能会选择逃避,比如频繁地跳槽以避开当前的困境,而不是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这使得他们难以在一个领域中深入发展并取得成就。

道德评判能力的独立性道德评判主要基于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与个人的心态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即使一个人输在心态上,比如一个心态消极的人,他仍然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例如,在社会事件中,他可以清楚地判断出欺骗他人、伤害弱势群体是不道德的行为。

每个人都在社会的道德教育下成长,都有基本的道德认知能力。输在心态上的人也不例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道德认知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层面的评价。就像一个在自己生活中因为心态问题而时常失败的人,看到他人在公共场合不遵守公德时,依然有权利和能力去谴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道德评价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监督,输在心态上的人也不应该被排除在外。他们的评价可以起到一定的社会监督作用。例如,当他们看到身边有人存在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如欺诈消费者,他们的批评可以促使社会更加关注商业道德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

而且,他们的评价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经历而更加深刻。一个因为心态不好而在工作中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人,可能会更加关注职场中的道德问题,当他看到其他职场存在类似的不公平现象时,他的评价可能会引发更多人的思考,有助于改善职场的道德环境。

能力评价的多元视角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输在心态上的人可能在某些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他人能力进行评价。例如,一个在团队合作中因为心态过于自我而表现不佳的人,他仍然可以看到其他团队成员在沟通能力上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