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热闹的挺多,而且大家都是赂着她们一家子的,老太太也知道自己做的有些过了,才接受了只能拿五分之一工资的事实。
小乐果受伤的时候,他们完全陷入了困境,老太太却不管不顾的,要求他们必须准时把养老费给她。
有认识的邻居见到钱敏,啧啧着告诉她,老太太照顾小儿媳可细心了,每天早早的起床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菜肉蛋,变着花样的给小儿媳做好吃的,和对他们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对方也说了,跟她说那些,不是为了挑拨,是希望他们搞清楚老太太的心思,别总是那么傻的付出。
不想让丈夫跟着生气,她没把这事儿告诉丈夫,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同样是儿媳,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
结果,她没说,老太太倒是带着小儿子小儿媳过来了。
说他们一大家子已经决定搬到市里来了,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将要出生的大孙子,也不能再在村子里待着。
不想多花一份租房钱,他们要求和大儿子一家住一起,一切费用暂时由大儿子一家负担。
让老二跟着老大干,到时候发了工资,也能往家里贴补一下。
听这话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老二也是老大的孩子呢,还发了工资往家里贴补一下,现在谁和谁是一家?
就因为丈夫拒绝给小叔子找工作,老太太哭闹了一场,弟媳也对她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意思是,一切都是她挑的。
老太太甚至要求李成会和她离婚,再娶一个能生儿子的,说老李家的根不能断了。
她就纳闷了,一方面说小儿子那边怀的是孙子,一方面又说她不生儿子给老李家断了根,他们老李家是什么皇权世家,需要那么多的根儿?
但她也愁,一个孝道压死人。
他们可以把小叔子一家撵出去,那老太太呢?毕竟是丈夫的亲娘,又是寡娘一手拉扯大了俩孩子,不管偏心不偏心的,别人的评价肯定是向着老太太的。
别说什么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儿,大人可以,小孩子呢?在学校里被同学说不好听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