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茶话会

时光荏苒,尖兵院的集训在汗水与拼搏中已悄然进入最后两月。

原本浩浩荡荡400人的队伍,如今只剩下不足百人还留在这片临海的山丘上。淘汰率远超最初的预估,因为事态也在发生改变——海鬼开始具备智能、人形海鬼出现、海南舰遭受重创等。

尖兵集训的要求不得不进行调整以适应未来可能的挑战。当然,也是作为一个机会让还没做好准备的参训者寻得体面退出的理由。

但也从侧面证明了留下的无一不是意志与体能俱佳的精英。

清晨的食堂,依旧弥漫着食物和汗水混合的气息,但氛围早已不同于初来时的陌生与紧张。

鲁诺涵、米洛和穆岚三人围坐在一张餐桌旁,熟练且迅速地解决着面前的早餐。配给明显比初期精简了些,馒头更小了,小米粥更稀了,青菜肉片和炒饭里蔬菜占了大头、水果罐头的糖水似乎也更清澈了……好在热量和营养还足以支撑高强度的训练。

“啧,鸡蛋终于开始限量了。”米洛小心翼翼地把蛋壳剥落在餐盘上,然后将鸡蛋一点点掰碎混到米粥里,“感觉全世界的东西都在变少。”

鲁诺涵喝了一口寡淡的豆奶,接口道:“经济课上不是讲了吗?全球海运几乎瘫痪,可围墙维护和驻军消耗的资源一点也省不得。我们能维持这样的生活水平已经是多方资源集中在了南海特别战区的结果了。”

穆岚也安静地剥着一个水煮蛋,动作一丝不苟,剥出的鸡蛋显然比米洛的要完美许多。她抬眼看了看两人,清冷的声音加入讨论:“没错。EDC的军事援助不是也不可能无偿,很多缺乏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不得不进行战时经济管制,用省下的资源来换取EDC的保护。我们算是……幸运的,毕竟能够只靠自己维持不短的围墙战线。”

与海鬼的战争把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重新摆上了台面——要生存,还是要发展?

中国的防卫压力主要来自于南海方向,南海特别战区也是为了平衡这个问题而建立的。南海特别战区只管接受全国的资源援助专心战斗确保生存,而内陆地区则专心生产促进发展。中国够大,分担之下使得除南海特别战区以外的地区生活质量的下降幅度尚能接受,也不必进行严苛的资源管制。

这些知识是她们在新增的“战时经济与地缘战略”的课程上学到的。成为尖兵,不仅仅是掌握超凡的武力,更需要理解支撑这武力的庞大体系与世界格局。

米洛倒没有因为伙食水平从三类灶下降而不满,对她来说只要不饿着就行——其实就算饿着也问题不大,缺衣少食从来都不是人民军队所惧怕的。

她咬了一口馒头含糊不清地说:“这个我知道啦,就是把压力都给南海特别战区扛了,内地才能基本维持原样嘛。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