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据2015年12月27日湖南省林业局官网显示总面积3037.3公顷,高1518.6米,山顶面积达2平方公里,森林公园面积由于人工种林,或者旅游开发,面积会有浮动。1994年设立公园管理机构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同时也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位于张家界市城区南郊8公里,属于山岳型自然景区。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植被以原始次森林为主,同时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0%。天门山分为天门洞开、天界佛国、碧野瑶台、觅仙奇境四大景区。兼峰、石、泉、溪、云、林于一体,天门洞、天缝渡仙、五指山、将军石等峰林景观[2]。
位置境域
湖南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张家界市区以南10公里处。森林公园总面积96平方公里,山顶面积达2平方公里,同时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0%。
地形地貌
湖南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体海拔1350 -1500 米,地质上为一完整的向斜构造单元,发育着典型的中山岩溶台地峰林峡谷地貌。山上为岩溶台地绝壁景观,山下为岩溶峰林峡谷景观。全山溶丘、石芽、洼地、漏斗、溶洞广布。这里以发育较齐全的岩溶地貌区别于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观,是一座台形孤山。
气候特点
湖南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气候,具有温凉、湿润多雾和无明显夏季等气候特征。日常温度较市区低6-8度左右,但日照时间为12~14小时,因为高度和温度的差异,日常的四季在天门山演变成了两季。每年从5月到10月,天门山正式进入春季。每年从11月开始,天门山就已进入冬季。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湖南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麓多生长灌木、矮乔木林,局部地段因人为干扰而退化为成片的草坡、草山。随山势升高,人为干扰减少,缓坡或崖壁平台上,多见长势良好的杉木、马尾松林,其间也混杂有樟树、苦槠、山茶树等阔叶树种。山顶人工干扰最少,保存有完整原始次生林。因山顶林木生长在喀斯特山地地形面上,所以称为喀斯特山地原始次生林。
喀斯特原始次生林长势良好,林内种群复杂,群落垂直分层明显,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原始森林气氛浓。高大的阔叶乔木构成群落的优势种,林木类型主要为多脉青冈林、金钱槭、鹅耳枥林和亮叶水青冈林,林下灌木、草丛以群落形式聚集生长,地面浓密覆盖喜阴湿的苔藓、蕨类植物,如连片绿毯。古老高大的乔木枝叶浓密,形态各异,遮敝着林下地被植物,藤本植物多附生缠绕在乔木树干下部,林中多见腐木、倒木,多种植物共存共生,共同组成了稳定的原始次生林生态系统。
截至2008年统计湖南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野生观赏植物92科,182属,266种,观赏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组成古老、生活型多样性、观赏价值较高等特点。而张家界为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其拥有极其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木本植林木
经调查林木主要以常绿的针、阔叶林为主。如虎皮楠科的交让木,其对SO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抗性强,适公园、厂矿区观赏种植。还有香叶树、马尾松、柳杉、三尖杉、红豆杉、巴山榧、黄檀、山胡椒、野桐、暖木等。